条理井然

tiáo lǐ jǐng rán [tiao li jing ran]

词语释义

整齐而不混乱的样子。

条理井然造句

被誉为成绩优秀,品行端方,完美无暇的他一直认为,这样条理井然的生活理所应当。
黑白小球结成奇异诡秘的勾连,像一扎紧紧的玫瑰花束,又像一篇布局繁复却又条理井然无懈可击的小说。
《古今图书集成》荟萃群籍,内容宏富,分类细密,条理井然,“不独国文足资考证,且于实业多所发明,新理旧闻两有裨益”,“天下奉为至宝也”。
不过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偌大的一个燕园上下让他管的条理井然。
但是他的日常生活又是条理井然的,他有多处住宅,所有住的地方都布置得非常漂亮,非常典雅。
“四二二”工作法实施以来,村干部们普遍反映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村级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条理井然。
不得不说,百眉马良的理政能力强悍,一条条繁杂的钱财数据,在马良的讲解中条理井然,竟然无丝毫紊乱。
这看似轻松和条理井然的审判程序似乎减掉了以往庭审中很大的累赘,但实际上公诉工作却是做了加法。
他出生皇家,几曾见过这般状况,宫廷宴会华丽奢侈,却条理井然得近乎刻板,百官都是战战兢兢谨慎有加的,没人敢在帝皇面前大声喧哗,红杏对此早就腻了。
书中写他平时神色自若,说话条理井然;可偏偏在风四娘面前就会变得结结巴巴,手足无措,生怕得罪心上人。
条理井然的学者你能对事物进行详细的分析,是具有杰出判断能力的人。
圆明三园通过水系,成为一个整体,其来龙去脉,条理井然。
既然“每个人是自己的支配者”,那么我们何不及早训练孩子在“整洁有序”上下工夫,让孩子支配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心灵条理井然的人呢?
这部书在写作技巧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尾连贯,条理井然,结构缜密,逻辑性强,语言典雅华丽。
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号称“天下第一农家”,是一座“回”字形的方楼,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我在工作中条理井然和小心仔细。
只要尝试拟订日程表,原本凌乱不堪的各种预定计划,就会显得条理井然起来。

汉字详情

tiáo [tiao]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TS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攸( yōu)声。本义:小枝)

(2) 同本义

条,小枝 也。——《说文》

桑柳丑条。——《尔雅》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陶潜《联句》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如:条枚(枝干);条枝(树枝);条柯(枝条);条修叶贯(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条叶(枝叶。比喻分支;支派);条蔓(枝蔓);条干(枝干)

(4) 泛指一般长条形的物体

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赋》

(5) 又如:长条巨幅;口条(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发条;肋条;齿条;苗条;炉条;毡条;通条;辐条;布条

(6) 条款;项目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战国策·秦策》

(7) 又如:条会(条目大纲);条领(条目要领);条汇(条目类别);条秩(条目次第)

(8) 条理;次序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9) 如:有条不紊

(10) 姓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2) 如:一条街(路、公路、铁路);一条河(江、沟、渠、小溪);一条山脉;一条裤子(裙子);两条绳子(带子、鞭子、电线);在纸上画了三条线;几条口袋(麻袋);一条床单(毯子、被子、被面、被里)

(3) 引申用于人体。

(4) 如:一条人命;一条好嗓子;要跟群众一条心,不要两条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条计策(妙计);一条正确路线;两条意见(建议);十条罪状;只有一条出路;这一版共有九条新闻(消息)

形容词

(1) 长方形的 。

(2) 如:条几(长方形的几案);条子(长方形的纸张;便条);条石;条桌;条褥;条柜;条凳

(3) 长条形的 。

(4) 如:条扇(裱糊后挂起来的画轴);条印;条田;条盆;条纹;条幅

副词

(1) 逐条地。逐项地 。

(2) 如:条分节解(逐条逐节分析);条析(逐条辨析);条呈(分条陈述的呈文);条比(分项排列);条正(逐条订正);条疏,条奏(逐条上奏)

动词

(1) 分列条款、条目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 又如:条写(分条书写);条晰(分条叙明);条具(分条开列);条述(分条叙述);条列(分条列举);条白(分条陈明)

(3) 通达

声气远条。——《汉书·礼乐志》

英文翻译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宋本广韵

[li]
部首: 436
笔画: 11
五笔: GJ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WG
四角: 16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3) 治理;管理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

(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

(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

当窗理云鬓。

(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

(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

(9) 温习;熟习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

(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

(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

(12) 区分;辨别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

(14) 理睬,理会

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

(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

(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

(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

(18) 操理

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名词

(1) 纹理;条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

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

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

(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

(3) 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为理。——

管子·小匡》

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

(5) 道理,义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

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

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

(6) 又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

(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

(9) 使者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10) 媒人

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

(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

(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

(13) 通“吏”。狱官

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

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

形容词

治理得很好

本事不理。——《荀子·天论》

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

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英文翻译

reason, logic;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1 li3 [客英字典] li1 li3 [海陆丰腔] li1 li3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1 [梅县腔] li1 [沙头角腔] li1 [宝安腔] li1 [客语拼音字汇]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jǐng [jing]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J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T
四角: 5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well, mine shaft, pit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2 z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郢清開上聲開口三等ciengx/zienk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