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案

tiáo àn [ tiao an]
繁体 條案
注音 ㄊ一ㄠˊ 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条案 tiáo’àn

(1) 一种长一丈左右,宽一尺多的狭长形桌子,用来摆放物品。也叫“条几”

a long narrow table

词语解释

  1. 分条查考。

    《后汉书·顺帝纪》:“而即位仓卒,典章多缺,请条案礼仪,分别具奏。”

  2. 一种狭长的几桌,一般比桌子高。又叫条几。

    老舍 《老张的哲学》六:“东里间是 李应 和他叔父的卧室,顺着前檐一张小矮土坑,对面放着一条旧楠木条案。案上放着一个官窑五彩瓶和一把银胎的水烟袋。”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条案前立一张红木方桌,有些旧损。”

条案的国语词典

长条形的高桌子。

如:「这一张楠木条案,因年代稍久而略显老旧。」

条案的网络释义

条案

  • 条案,亦可叫条几,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家具,一般置于中堂下侧,桌椅后侧,用于摆放-装饰品之类物品,案面为窄长的条形,宽度约为长度的十分之一,属于长方形的承具,与桌子的差别是因脚足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故称“案”而一般不称“桌”。条案也是各种长条形几案的总称。如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架几案等。
  • 条案造句

    卧室靠墙处依次摆放立镜、长条案、衣柜、衣架等日常用具。
    条案旁的豹皮大椅上,歪着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服饰华贵,身材中等,周身看来铜皮铁骨,双手如若钢爪,拿着一根梨木烟杆正抽着烟。
    细看书斋内的陈设,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家居摆设,条案方几,绣墩坐榻,书函画轴,水石盆景,其式样质地一丝不苟。
    德子吃的很快,如风卷残云一般,一大碗豆汁儿和余下两个焦圈儿便都已下肚,抹了把嘴,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扔进条案一端的小笸箩里,张爷,走啦。
    店中的楠木龙纹大条案,也是晋作家具不可多得的藏品。
    老李头从条案上取了几支香点燃,依次拜过各口棺材,并将香插在棺材盖缝上。
    跨入大厅迎面看到的字画和临帖,兀显主人书香品位,宽阔的厅堂内主座和客座是一阶高台,两侧红木条案与矮凳衬托出一份低调的奢华。
    张靖分开众买客,来到中间那张条案前,用手一拍条案伙计,给我来十斤精肉,细细切成臊子,不要留半点肥的在上面。
    下午捡漏儿买到那张黄花梨条案的事只能说是我的运气好,歪打正着而已。
    两边是一对大掸瓶;条案前是一张方桌,上摆茶盘,中有茶壶茶碗,甚至大盘木瓜、佛手之类;方桌两边,各有一把红漆的太师椅;两面墙上挂着几个写了字的条幅……
    距条案左边是一排挂架,上面挂着一些类似京戏中的戏服样的服装。
    旁边的条案上,一枝装点用的梨花被人在傍晚新采来,花瓣带雨,七彩的水滴圆润饱满的在花蕊上颤微微,即将破裂,却并未破裂的这一瞬间,被江辰正看在眼里。
    第四条案审委应当由五名以上的单数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一名。
    说了一段例行的自我介绍和开场白后,宋平回手从身侧红裙少女手捧的托盘上拿起一个巴掌大的小玉瓶,放在条案上。
    别出心裁的喜房、闺房,植物条案、传统装饰…传递出浓浓的民俗魅力,下榻这里可细细品味四合院的宁静之美。
    烧饼店老板李富贵在条案前麻利地做着烧饼。
    “政府能够在哥本哈根提交一项强有力的条案”德波尔称,并补充这使得发达国家很难“挣扎逃脱”书面约束。

    汉字详情

    tiáo [tiao]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TS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攸( yōu)声。本义:小枝)

    (2) 同本义

    条,小枝 也。——《说文》

    桑柳丑条。——《尔雅》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陶潜《联句》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如:条枚(枝干);条枝(树枝);条柯(枝条);条修叶贯(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条叶(枝叶。比喻分支;支派);条蔓(枝蔓);条干(枝干)

    (4) 泛指一般长条形的物体

    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赋》

    (5) 又如:长条巨幅;口条(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发条;肋条;齿条;苗条;炉条;毡条;通条;辐条;布条

    (6) 条款;项目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战国策·秦策》

    (7) 又如:条会(条目大纲);条领(条目要领);条汇(条目类别);条秩(条目次第)

    (8) 条理;次序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9) 如:有条不紊

    (10) 姓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2) 如:一条街(路、公路、铁路);一条河(江、沟、渠、小溪);一条山脉;一条裤子(裙子);两条绳子(带子、鞭子、电线);在纸上画了三条线;几条口袋(麻袋);一条床单(毯子、被子、被面、被里)

    (3) 引申用于人体。

    (4) 如:一条人命;一条好嗓子;要跟群众一条心,不要两条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条计策(妙计);一条正确路线;两条意见(建议);十条罪状;只有一条出路;这一版共有九条新闻(消息)

    形容词

    (1) 长方形的 。

    (2) 如:条几(长方形的几案);条子(长方形的纸张;便条);条石;条桌;条褥;条柜;条凳

    (3) 长条形的 。

    (4) 如:条扇(裱糊后挂起来的画轴);条印;条田;条盆;条纹;条幅

    副词

    (1) 逐条地。逐项地 。

    (2) 如:条分节解(逐条逐节分析);条析(逐条辨析);条呈(分条陈述的呈文);条比(分项排列);条正(逐条订正);条疏,条奏(逐条上奏)

    动词

    (1) 分列条款、条目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 又如:条写(分条书写);条晰(分条叙明);条具(分条开列);条述(分条叙述);条列(分条列举);条白(分条陈明)

    (3) 通达

    声气远条。——《汉书·礼乐志》

    英文翻译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宋本广韵

    àn [a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P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VD
    四角: 3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 同本义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3)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4) 无靠背的坐具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5) 长方形的桌子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7) 案件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8)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9)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10)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11) 狱讼的案卷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2)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13)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14) 按语。同“按”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15) 又如:加案

    动词

    (1) 按;用手向下压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考查,研求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3)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4) 查办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5)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6) 查讯、审问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7) 又

    出有案问。

    (8) 又

    案之罪立具。

    (9) 又

    案验甚急。

    (10) 切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

    英文翻译

    table, bench; legal ca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3 on3
    ◎ 客家话:[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东莞腔] on5 [陆丰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宝安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海陆丰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qanh/annʔ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