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霸

dù bà [ du ba]
注音 ㄉㄨˋ ㄅㄚˋ

词语释义

1.杜陵和霸陵的并称。

词语解释

  1. 杜陵 和 霸陵 的并称。

    《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 李善 注:“《汉书》曰: 宣帝 葬 杜陵 , 文帝 葬 霸陵 。”

引证解释

⒈ 杜陵和霸陵的并称。

《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
李善注:“《汉书》曰:宣帝葬杜陵,文帝葬霸陵。”

汉字详情

[du]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G
四角: 44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3) 姓

动词

(1)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2)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3) 关门,封闭 。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4)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5) 杜绝,制止 。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6) 冲击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7) 拒绝。如:杜黜(排斥,黜退)

英文翻译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梅县腔] tu5 [海陆丰腔] tu6 [客英字典] tu5 [陆丰腔] tu6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台湾四县腔] tu5 [东莞腔] tu5 [宝安腔]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古上聲開口一等dox/duudʰu
[ba]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AF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BTJB
四角: 10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月。①( )本义:阴历每月之初始见的月光。这个意义又写作“魄”。②古代诸侯之长)

(2)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

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

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孟子·离娄·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汉》

(3) 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歇后语)

(4) 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

薛家系 金陵一霸。—— 曹雪芹《红楼梦》

(5) 又如:渔霸;恶霸

动词

(1) 称霸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礼记·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各霸一方;独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蛮不讲理)

(3) 霸占

硬把桦林山这座天生天化的东西霸成他自己的家产。——《吕梁英雄传》

(4) 过人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rule by might rather than 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5 [客英字典] ba5 [沙头角腔] ba5 [客语拼音字汇] ba4 [梅县腔] ba5 [陆丰腔] ba5 [东莞腔] ba5 [台湾四县腔] ba5 [宝安腔] ba5
◎ 潮州话:b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必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prah/peahbʰu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