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

dù wēi [ du wei]
注音 ㄉㄨˋ ㄨㄟ

词语释义

①梅尔维尔·杜威(melvildewey,1851-1931)。美国图书馆学家。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图书馆员。后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纽约州立图书馆馆长。所创“十进分类法”,是大型图书分类法之一。②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在哲学上是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教育上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生活,应让儿童“从做中学”。著作主要有《学校与社会》、《哲学的改造》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杜威(1982年2月9日-),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出生于河南郑州。场上司职中后卫,现效力于中甲球队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 ,曾经担任中国国奥队队长和中国国家队队长。北京时间2015年2月15日,中甲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表示与山东鲁能完成转会协议,前国足队长杜威正式加盟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签约两年。

杜威的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兼教育家。曾创办试验学校,以实验其教育学说,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西元一九一九年来我国演讲,次年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主张哲学研究应离开玄虚问题,而以解决人生实际问题为主旨。著有《学校与儿童》、《思维术》、《平民主义与教育》等书。

杜威造句

特别是国作金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批评了当时还未转会恒大的中卫李学鹏和他的搭档杜威,更是在网络上引发口水大战。
就在比赛结束之后,一篇恒大监察团成员国作金批评国家队中后卫组合杜威与李学鹏的稿子就已经面世。
今晚,我们同伯恩先生和杜威先生欢聚一堂,感到非常高兴。
队长杜威为他一一介绍每名球员,卡马乔除了握手再无其他表现,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说。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具有内在性、动态性、现时性、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等特点,但他也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外在性、抽象性、永恒性的作用。
昨天傍晚,河北华夏幸福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引进杨程的消息,在此之前,杜威和罗森文分别以转会与租借的形式加盟这支中甲巨舰。
涅波对杜威看着我的眼睛,你有什么话要说。
李先生一阵冷笑,他心里明白,一时半霎并不能让杜威忘掉芙蓉,忘掉爱情的悲伤。
对于杜威年初到现在接连受到的一些挫折,涅波也深知其中利害。
将近一半的人同意继续使用杜威,但是要做出一些类别上的调整,并且为索书号增加词语的描述。
杜威下课后跟梓木石头剪刀布,输了的就要去买棒冰。
消息灵通的员工写博客,在上聊天,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只有老派的图书馆员才在乎这个。
杜威愣了一句,感觉到话里有刺,于是反问道。
话说当杜威站起来跟李小甲朝当铺走去时,无人注意的街角一个有些枯瘦的小兵慌忙转身朝嘉应城嘉应河边的折冲将军府跑去。
要想了解孔子,去读杜威;要想了解杜威,去读孔子。
出发了,杜威的照片贴在象的左侧,锣鼓队也敲得七零八落,散散漫漫,虽然横额上写着“杜威好运”,但好像并没引起多大注意。
杜威昨夜突签鲁能周六有望披挂上阵。
正如我们上集节目中介绍的那件石制砍砸器,这石斧也出土于东非的奥杜威峡谷那道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大裂缝。
国难当头,哥大中国学人以各自独有方式抗战,甚而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杜威思想的影响有关。
读书是至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法郎士也已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见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汉字详情

[du]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G
四角: 44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3) 姓

动词

(1)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2)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3) 关门,封闭 。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4)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5) 杜绝,制止 。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6) 冲击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7) 拒绝。如:杜黜(排斥,黜退)

英文翻译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梅县腔] tu5 [海陆丰腔] tu6 [客英字典] tu5 [陆丰腔] tu6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台湾四县腔] tu5 [东莞腔] tu5 [宝安腔]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古上聲開口一等dox/duudʰu
wēi [wei]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DGV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HMV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威力;威风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 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2)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3) 尊严,威严

畏威保位。——《明史》

吏惮其威。

(4) 又如:威荣(尊严与荣华);威法(威严的法令);威神(尊严的神灵);威裕(威严和宽仁);威敬(有威严,令人敬重);威光(威严的光芒);威棱(声势威仪);威德(威严与恩德);威锋(威德);威权(威势与权力);威灵(声势威仪);威声(威严的名声);威神(威仪的神灵);威化(声威德化)

(5) 虐害。通“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6) 刑罚 。如:威威(处罚罪犯);威令(刑法或军政命令);威辟(重刑苛法)

(7)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百户为“威”,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曰威。——《南疆逸史》

形容词

〈方〉∶漂亮的

楹联贴好了,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威不威?” 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威呀”!—— 陈残云《香飘四季》

动词

(1) 畏惧。通“畏”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常棣》

威,畏也,可畏惧也。——《释名·释言语》

见怀思威。——《国语·晋语四》

(2) 震慑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英文翻译

pomp, power; powerful; do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台湾四县腔] w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陆丰腔] wui1 [沙头角腔] wui1 [东莞腔] wui1 [宝安腔] w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非微合平聲合口三等ʔĭwəiqyoi/v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