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诗·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 沃 所并尔。”后多以比喻骨肉情谊。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怀德》诗:“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
《诗·小雅·杕杜序》:“杕杜,劳还役也。”后多用为欢庆凯旋或远道过访的典故。
南朝 梁 沉约 《正阳堂宴凯旋》诗:“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三:“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会饮》:“行人已结束,杕杜乃归期。” 明 唐寅 《长洲高明府过访山庄失于迎迓作此奉谢》诗:“重茅小构向城陬,杕杜何烦顾道周。”
引证解释
⒈ 后多以比喻骨肉情谊。
引《诗·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南朝梁江淹《王侍中怀德》诗:“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
⒉ 后多用为欢庆凯旋或远道过访的典故。
引《诗·小雅·杕杜序》:“杕杜,劳还役也。”
南朝梁沉约《正阳堂宴凯旋》诗:“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
唐杜甫《收京》诗之三:“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行人已结束,杕杜乃归期。”
明唐寅《长洲高明府过访山庄失于迎迓作此奉谢》诗:“重茅小构向城陬,杕杜何烦顾道周。”
杕社的网络释义
杕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ì
形容词
(1) 树木孤立的样子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诗·唐风·杕杜》
(2) 又如:杕杜(孤生的赤棠)
(3) 另见
其它字义
duò
名词
(1) 同“舵”
杕,船尾小梢也。——《玉篇》
(2) 另见
名词
(1) 同“舵”
杕,船尾小梢也。——《玉篇》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客英字典]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第 | 特計 | 定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dʰiei | deh/de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2) 同本义
社,地主也。——《说文》
共工之子 句龙为社神。——《春秋传》
社,土也。——《论衡·顺鼓》
以社以方。——《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
命民社。——《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
故社,祭社也。——《荀子·礼论》。注:“社,土神。”
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
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白虎通·社稷》
(3) 又
社者,土地之神也。
后土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4) 又如:社伯(城隍神);社鼠(原指土地庙中的老鼠,后用来比喻仗势作恶的坏人);社长(即社神,土地);社主(古谓社稷之神;古谓土地神的神主);社鬼(即“社公”。古称土地神);社神(古代称土地神);社稷神(即“土地神”、“谷神”);社公(旧称土地神)
(5) 土地之神的神主
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书·甘誓》
(6) 祭祀社神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7) 又如:社稷坛(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
(8) 台湾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史书上称“土社”、“番社”,每社自八、九户至几百户不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
(9) 集体性组织;团体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0) 又如:社友(同社之人);社家(内行人);社陌(社会,社团);社条(社团组织制定的条例)
(11) 社日,祭祀社神的日子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 又如:春社;秋社
(13) 机构
(14) 为他人办理某种业务的机构。如:广告社
(15) 政府的一个部门或行政单位。如:新华社
动词
(1) 祭祀社神
里中设,平为宰,分肉甚均。——《史记·陈丞相世家》
(2) 又如:社饭(祭社时所供的饭食);社头(迎神赛社的领土);社酒(古代祀社神用的祭酒);社赛(祭祀酬谢社神的赛会);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sa5 [陆丰腔] sha5 [客英字典] sha1 sha3 [台湾四县腔] sa5 sa1 [梅县腔] sha1 [海陆丰腔] sha6 sh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社 | 常者 | 常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zjax/zjaa | ʑĭ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