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娃

cūn wá [ cun wa]
注音 ㄘㄨㄣ ㄨㄚˊ

词语释义

指乡村的女子。

词语解释

  1. 乡村女子。

    唐 陆龟蒙 《丹阳道中寄友生》诗:“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

引证解释

⒈ 乡村女子。

唐陆龟蒙《丹阳道中寄友生》诗:“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

村娃的网络释义

村娃

  • 村娃,读音cūn wá,汉语词语,指乡村女子。 出自唐陆龟蒙 《丹阳道中寄友生》诗。
  • 村娃造句

    你认为我不进山,他现在还只是个未谙世面的村娃吗?
    现了屁股怕村娃们笑话,织女就时候把针线带在身上,遇着牛郎因爬高树烂了裤子,就围墙边下脱下来,光了屁股等织女给他缝补好了穿上才回家。
    他们,生活在环境条件更为优越的城里,却都是来自山里的地地道道的村娃。
    天殷世界,浩瀚位面三足鼎立,无数不甘平凡者从中强势崛起,看身怀怪病的十岁村娃“云泽“,怎样逆天改命,杀伪屠魔,成就无上道果!
    他是一位高考失意的农村娃,为了躲避家里的流言蜚语,不辞辛劳,来到美丽的云南发展。
    涤纶,全棉弹力府绸,提花布,麻,丝绸,绒布,以及毛毡都可以用来做乡村娃娃类型的娃娃。
    村娃二蛋时常会坐在村口的一块大石头上,望着远处隐匿在云间的山巅胡思乱想。
    讲述一个农村的村娃经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后成就修真伟业,一个真实却又热血的修真故事!
    秋天的时候,本村的一个上中农子弟,让一个村娃子给我们集体户的一个女知青捎来了一封信。
    伪神异魔可为正,真身天仙亦可为邪,孰正孰邪?少年本为村娃,心善无争,却走上了修炼之路,争斗之途。
    忘乎所以的村娃儿顿时惶然,蹭地跑了过来,四顾问道“哪呢?都跑哪去了?”。
    张潇艺躲出包夹之后,片刻不敢大意,连忙右手使出了硬门拳法,虽然一只手大大减少了实力,不过对付这些空有蛮力的村娃来说已经足够了。

    汉字详情

    cūn [cun]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屯声。本义:村庄)

    (2) 同本义

    邨,地名。——《说文》。徐铉曰:“今俗作村。”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潜《桃花源记》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村坊(村庄);村疃(村庄);村上(村子里);村井(村庄);村公(村中长者);村老(村中父老);村戍(村里守卫之所);村垣(村庄围墙)。又指农村基层组织。如:村正(村司、村吏、村胥,都指村长);村伍(村户);村邑(村镇。引申指故里);村郭(村镇);村范(村规)

    (4) 乡村,乡下,农村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村田乐(宋元明时表现农村生活的民间舞蹈);村泊(村野,乡村);村务(乡村小酒店;农家);村野匹夫(身居乡野的鄙陋无知之人);村醪浊酒(乡下人自家酿的酒);村姑(农村少女)

    形容词

    (1) 粗俗;土气 。如:村蛮(粗野);村獠(粗笨的人);村夫(乡下人);村言(粗俗的话);村妆(粗俗的打扮);村纣(粗野,粗俗);村顽(粗野,愚蠢);村性(野性,粗野的脾气)

    (2) 蠢,傻 。如:村势煞(傻相,蠢样);村沙样势(村村势势。土头土脑,傻里傻气);村厮(傻瓜,乡巴佬);村愚(愚蠢,粗笨)

    (3) 朴实 。如:村憨(朴实憨厚);村朴(朴实)

    动词

    冒犯,用不好听的话伤人

    黛玉自悔失言,原是打趣 宝玉的,就忘了村了 彩云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uncouth, vulgar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n1 [宝安腔] cun1 [梅县腔] cun1 [沙头角腔] cun1 [客英字典] cun1 [海陆丰腔] cun1 [东莞腔] cun1 [陆丰腔] cun1 [台湾四县腔] c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此尊平聲合口一等tsʰuənchuon/cuon
    [wa]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VF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GG
    四角: 444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圭( guī)声。本义:美女)

    (2) 同本义

    娃,美也。吴楚衡淮之间曰娃。 吴有馆娃之宫。——《方言》二

    (3) 又如:娃姣(美女);娃馆(宫女的馆舍);娃儿(美貌女郎)

    (4) 小孩子;尤指仍在怀抱中的年幼孩子 。如:娃娃气(孩子气);娃子不哭奶不胀(没有外来麻烦,不会自寻烦恼)

    (5) 少女;姑娘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陆龟蒙《陌上桑》

    (6) 〈方〉∶某些幼小的动物 。如:鸡娃,狗娃

    (7) 旧时中国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对奴隶的称谓 。如:三滩娃子

    (8) 儿子或女儿。有亲昵意

    这该是德顺的娃吧?叫什么名?—— 水华、 王大化等《惯匪周子山》

    形容词

    (1) 圜深目的样子

    娃,圜深目貌。——《说文》

    (2) 字亦作眭

    眭,深目也。——《说文新附》

    (3) 美好

    吴、 楚之间谓好曰娃。——《说文》

    (4) 又如:娃鬟(美丽的发髻)

    英文翻译

    baby; doll; pretty girl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 客家话:[梅县腔] wa1 nga2 [陆丰腔] wa1 [客语拼音字汇] va1 [宝安腔] wa1 [客英字典] va1 [台湾四县腔] wa1 [海陆丰腔] wa1
    ◎ 潮州话: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ʔaiqr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