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杌隉
注音
ㄨˋ ㄋ一ㄝˋ
词语释义
杌陧
(1) 倾危不安的样子
例
英
词语解释
不安;困厄。
《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 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 赵孟頫 《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 蒲 日,艰难奔 狄 时。” 华嘉 《寂寞》:“ 余老师 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清 顾炎武 《王官谷》诗:“ 唐 至 昭宗 时,干戈满天闕。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
引证解释
⒈ 不安;困厄。
引《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赵孟頫《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蒲日,艰难奔狄时。”
华嘉《寂寞》:“余老师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⒉ 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引清顾炎武《王官谷》诗:“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闕。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
杌陧的国语词典
动摇不安。形容危险。《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汉.孔安国.传:「杌陧,不安,言危也。」也作「兀臬」、「兀臲」、「阢陧」。
杌陧的网络释义
杌陧
杌陧造句
眼下局势杌陧,请你凡事务必小心。
我虽杌陧,但无惧色,因为陆老师的态度异常亲切,她的语音里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她的眼神会扫除陌生来客的一切拘谨。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树木无枝丫 。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树)
(2) 浑然无知 。如:杌杌(痴。呆貌)
(3) 见“杌陧”
动词
摇,动摇
扬翠叶,杌紫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名词
(1) 小矮凳 。如:杌坐儿(小凳子);杌床(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2) 砍树剩余的桩子
杌,刊余木。——《集韵》
英文翻译
the stump f a tree, hence, sterility; a square stool
方言集汇
◎ 粤语:nga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u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客英字典] ngut7 [海陆丰腔] ngut7 [客语拼音字汇] ngud5 [宝安腔] ngut7
◎ 客家话:[梅县腔] ngu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客英字典] ngut7 [海陆丰腔] ngut7 [客语拼音字汇] ngud5 [宝安腔] n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兀 | 五忽 | 疑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nguot | ŋu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