杇墁
注音
ㄨ ㄇ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杇槾"。亦作"杇镘"。 2.涂饰;粉刷。
词语解释
亦作“ 杇槾 ”。亦作“ 杇鏝 ”。涂饰;粉刷。
唐 陆羽 《茶经·风炉》:“风鑪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杇槾之功必精。”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四:“妾幼年侍父任 吴州 司寇,既代归……因留诗寺壁。今随夫任 端溪 ,復至此岭,诗已为杇鏝者所覆,即命墨於故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杇槾”。亦作“杇鏝”。涂饰;粉刷。
引唐陆羽《茶经·风炉》:“风鑪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杇槾之功必精。”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四:“妾幼年侍父任吴州司寇,既代归……因留诗寺壁。今随夫任端溪,復至此岭,诗已为杇鏝者所覆,即命墨於故处。”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loquat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1 [客英字典] vu1 [海陆丰腔] wu1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1 [客英字典] vu1 [海陆丰腔] w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烏 | 哀都 | 影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ʔu | qo/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涂抹;粉饰 。如:圬墁屋宇;墁壁
(2) 用石、砖等铺饰在地面上 。如:花砖墁地
英文翻译
to plaster; to pav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 客家话:[梅县腔] man5 [台湾四县腔] man5 [客英字典] man5 [海陆丰腔] man6
◎ 潮州话:bhuang6 [潮州]bhuêng6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an5 [台湾四县腔] man5 [客英字典] man5 [海陆丰腔] man6
◎ 潮州话:bhuang6 [潮州]bhuêng6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瞞 | 母官 | 明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