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珰

quán dāng [ quan dang]
繁体 權璫
注音 ㄑㄨㄢˊ ㄉㄤ

词语释义

有权势的宦官。珰,古代宦者的冠饰,因以代称宦官。

词语解释

  1. 有权势的宦官。璫,古代宦者的冠饰,因以代称宦官。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方正》:“ 吴司空公 廷举 ,筮仕顺德,有权璫市葛于县,公用其值买二疋送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方祸之剡,权璫炽焰,人宜无敢近者。”《天雨花》第二四回:“二人説起朝中事,权璫势焰震乾坤。”

引证解释

⒈ 有权势的宦官。璫,古代宦者的冠饰,因以代称宦官。

明刘元卿《贤奕编·方正》:“吴司空公廷举,筮仕顺德,有权璫市葛于县,公用其值买二疋送之。”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方祸之剡,权璫炽焰,人宜无敢近者。”
《天雨花》第二四回:“二人説起朝中事,权璫势焰震乾坤。”

权珰的网络释义

权珰

  • 权 珰,汉语词汇。
  • 拼音:quán dāng
  • 释义:有权势的宦官。
  •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
    四角: 47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雚( 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 同本义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3)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4) 亦称秤锤

    正权概。——《礼记·月令》

    (5) 权柄,权力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 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6)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7) 权宜、变通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8)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9) 谋略,计谋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0)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1)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3) 权利 。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4) 通“颧”。颧骨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5) 姓

    动词

    (1) 称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权称(用秤称)

    (3) 衡量,比较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4)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5) 平衡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副词

    姑且;暂且 。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英文翻译

    power, right, autho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宋本广韵

    dāng [dang]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IVG
    仓颉: MGFSM
    四角: 19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椽头上的玉质饰物,瓦当

    华榱璧珰。(榱:椽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唐· 李贺《大堤曲》

    (2) 又如:珰环(宫殿檐下椽头的饰物,以金玉制成环状)

    (3) 玉制的耳饰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明珰(泛指饰物)满身。——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珰珥(耳珰。玉制的耳饰);珰珠(上品珠。珠名。有光彩,一边小平,形似覆釜。古时珠分九品)

    (5) 汉代宦官帽子上的装饰物,借指宦官。汉代宦官充武职者,其冠用珰和貂尾为饰,故后代用称宦官 。如:珰竖(对宦官的蔑称);珰子(对太监或太监义子的贬称)

    (6) 象声词 。如:珰琅(形容器物碰击所发出的清亮之声)

    英文翻译

    pendant ornaments, earr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