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钟集

mù zhōng jí [mu zhong ji]

词语释义

埴字器之,永嘉人,尝举进士,授通直郎致仕。

汉字详情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
zhōng [zhong]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K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L
四角: 857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

clock; bell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

[ji]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WY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D
四角: 2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2)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3)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集于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6) 依就

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

(7)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8) 至;遭受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9)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10) 成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11)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12) 召集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集诸将而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3) 通“辑”

(14) 和协,安抚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15) 安定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名词

(1) 集子,诗文的汇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3) 集市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4) 集镇,市镇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5) 书、影片的一部分 。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6)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如:空集

(7)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8) 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9) 姓

英文翻译

assemble, collect 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cip8 zip8 [沙头角腔] cip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cip8 [东莞腔] c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梅县腔] s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秦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zip/d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