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

mù shǔ [ mu shu]
注音 ㄇㄨˋ ㄕ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木薯 mùshǔ

(1) 木薯属几种植物的任何一种,尤指其中的一种,根状茎肉质,产生一种有营养的淀粉,在整个热带地区被栽培,作为主食

cassava

词语解释

  1. 灌木。又名树薯。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叶子掌状分裂,叶片披针形。蒴果有棱翅。块根含有多量淀粉,生吃有毒,煮熟后毒性解除,可供食用或做饲料。

    杨朔 《赤道雪》:“‘板搭’旁边长着香蕉、木薯一类东西。”

  2. 指此种植物的块根。

引证解释

⒈ 灌木。又名树薯。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叶子掌状分裂,叶片披针形。蒴果有棱翅。块根含有多量淀粉,生吃有毒,煮熟后毒性解除,可供食用或做饲料。

杨朔《赤道雪》:“‘板搭’旁边长着香蕉、木薯一类东西。”

⒉ 指此种植物的块根。

木薯的国语词典

树薯的别名。参见「树薯」条。

木薯的网络释义

木薯

  •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直立灌木,高1.5-3米;块根圆柱状。叶纸质,轮廓近圆形,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裂片3-7片,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顶端渐尖;叶柄长8-22厘米,稍盾状着生,具不明显细棱;托叶三角状披针形,全缘或具1-2条刚毛状细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条状披针形;花萼带紫红色且有白粉霜;雄花:花萼长约7毫米,裂片长卵形,近等大,内面被毛;雄蕊长6-7毫米,花药顶部被白色短毛;雌花:花萼长约10毫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柱头外弯,摺扇状。蒴果椭圆状,表面粗糙,具6条狭而波状纵翅;种子长约1厘米,多少具三棱,种皮硬壳质,具斑纹,光滑。花期9-11月。
  • 原产巴西,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偶有逸为野生。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是工业淀粉原料之一。因块根含氰酸毒素,需经漂浸处理后方可食用。木薯在中国栽培已有百余年,通常以枝、叶淡绿色或紫红色两大品系,前者毒性较低。
  • (概述图片来源:)
  • 木薯的翻译

    英语: cassava, a tropical tuber plant
    德语: Mandioka, Kassava, Kassave (Eig, Ess)​, Maniok (S, Bio)​
    法语: manioc

    木薯造句

    研究了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淀粉麦芽糊精。
    尼日利亚采购:华立国际尼日利亚分公司可实现当地采购高质量木薯干,发运到国内客户。
    木薯片干燥以后,就会变轻。
    上个月,中国国务院表示,非粮作物,诸如高粱、甘薯和木薯,而不是玉米,将被用来生产乙醇。玉米是一种主粮作物。
    ,四周长满了可可树、香蕉、玉米和木薯,一百多户居民生活在片贫瘠之地。
    木薯有很多食用方法,但是如果不经过特别的工序,这些植物吃起来是不安全的。
    在非洲、亚洲和南美大约有八亿人吃木薯。
    用木薯茎切段及顶芽作为外植体,诱导木薯愈伤组织的形成。
    芭茅草、野刺丛,能够称之为可利用植物的,只不过是种植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木薯。
    他说一些种类的木薯可以反抗棕色条纹病。
    乙二醛、乙二醇生产销售;瓜干、木薯、丁酯购销。
    木薯的褐色条纹病通过木薯花叶传播有很强的杀伤力。
    进到越南才知道,他们的山上尽是芭茅草、野刺丛,能够称之为可利用植物的,只不过是种植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木薯。
    木薯褐条病是木薯花叶病中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病。
    一队农夫正在挖木薯块根作物。
    研究用未胶化的木薯淀粉作稠化剂添加到婴幼儿食品中的生产工艺。
    在此之前他和富生、月珍跟着马盛言和梅花在后山木薯地里劳作。
    木薯是数亿热带地区居民的主要食物,木薯根含有氰化葡萄糖,但氰化物主要通过含硫氨基酸的路径被解毒。
    面对特大旱情,广西农民在甘蔗、木薯等高秆农作物地里间套种西瓜、南瓜等矮秆作物,并给套种农作物穿上“避寒、避晒”的农膜“外衣”。
    此外,植物毒素如木薯中毒,微量元素缺乏或堆积,摄入过多的铝、锰、铜、硅等元素,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等均可能与致病作用有关。

    汉字详情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
    shǔ [shu]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LFJ
    五行:
    仓颉: TWLA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薯类作物的统称

    藷藇,署预也。——《广雅》。王念孙曰:“今之山药也。根大,故谓之藷藇

    景山,其上多藷藇。——《北山经》。藷与藇同。

    (2) 一种草本植物的块茎,这种植物的膨大地下茎,富含淀粉可食。如:白薯;大薯;薯芋(薯蓣);薯粮(以薯为粮)

    英文翻译

    yam, tuber, potato

    方言集汇

    ◎ 粤语:syu4 s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2 [东莞腔] su2 [台湾四县腔] su2 [宝安腔] su2 [客英字典] shu2 [梅县腔] sh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恕去聲開口三等ʑĭozjoh/zj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