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mù jǐn [ mu jin]
注音 ㄇㄨˋ ㄐ一ㄣˇ

词语释义

锦葵科。落叶灌木。植株高矮不一。叶卵圆形,分出三裂片。夏秋开花,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产于中国和印度。可供观赏,又作绿篱。花可煮面条吃。树皮可杀虫疗癣,花治痢疾。

词语解释

  1. 亦作“ 木堇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木堇”。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陈淏子《花镜·木槿》。

《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韩翃《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夏完淳《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

木槿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呈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夏季开花,具短梗,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

木槿的网络释义

木槿 (植物)

  • 木槿(学名:Hibiscus syriacus Linn.):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木槿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萼钟形,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花形呈钟状,有单瓣、复瓣、重瓣几种。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 木槿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子入药,称“朝天子”。木槿是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国花。(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木槿的翻译

    德语: Hibiskus (S)​
    法语: Hibiscus syriacus

    木槿造句

    我曾去郊外的一个树木培育基地,看到专为城市培育的垂槐、银杏、玉兰、木槿等,才知道有许多农村里的杂树为城市绿化所不取。
    这世上能陪着你花木槿一起死的,只有我段月容而已海飘雪。
    木槿花的花语是坚韧的美丽,你却当作思念来解,岂不贻笑后人?
    其实,木槿属的三大美人,木槿、木芙蓉、扶桑,名字都很文艺范,像文坛三姐妹似的,个个都是赋诗做词的好手。
    目的通过对木槿花和朱槿花进行鉴别研究,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结果:木槿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氨基氮、钙、镁、铁、锌、钾等,含少量硒和铬。
    木金花、木槿花、编条花,其实都是一种花。
    当然,在这些地方,同样可以欣赏到木槿、紫藤、美人蕉、珍珠梅、荷花、夹竹桃的婀娜多姿,甚至还可以闻到山楂树和珍贵的红花酢浆草散发的芳香。
    花木槿,从今往后,你最好拉紧这个妖孽的手,我们再见面时,便是敌人,我必杀你同这个妖孽。
    原非白爱花木槿一万零一年!海飘雪。
    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
    清妍也知道木槿是有口无心也没有过多训斥只让她起来收拾东西退下便是,安嬷嬷看在眼里不由又多几分臣服之意。
    通过在玄武岩石板上捶击这种植物的根部,萨考就会从这种热带木槿树的树皮中挤出来。
    此刻眼前随时都会猛然迸开,我会发现自己置身于青葱的山谷,清溪潺潺,木槿似火。
    身穿印有鲜艳花卉图案的短袖衬衫,佩戴着木槿、兰花、栀子花环的游人,犹如穿林而过、羽翼鲜亮的群鸟,在各间购物店和餐厅盘桓流连。
    单瓣紫花木槿的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状的四分体,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花粉,圆球型,表面有刺毛。
    有一种很受欢迎的植物我没种过,就是木槿。
    木槿下微光互相交映,掩盖若隐若现的夕阳画。
    我叫芙蓉,确切来讲是木芙蓉,学名为木槿,但绝非冒牌货。
    以木槿花瓣,在雪地上砌你的名字,忆念是遥远忆念是病蜗牛的触角,忐忑地探向不可知的距离外的距离。

    汉字详情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
    jǐn [jin]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AKG
    五行:
    仓颉: DTLM
    四角: 44915

    详细解释

    名词

    木名,即木槿 。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颜如花落槿,鬓似雪飘蓬。——五代· 张正见《白头吟》

    英文翻译

    hibiscu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n3 [海陆丰腔] giun3 [客英字典] giun3 [陆丰腔] giun3 [宝安腔] giun3 [台湾四县腔] giun3
    ◎ 潮州话:geng2(kúrng) [揭阳]gêng2(kéng) [潮阳]ging2(k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九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隱上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x/ki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