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李衡 ﹞於 武陵 龙阳 氾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吴 末, 衡 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后因称柑橘树为“木奴”。
宋 陈师道 《和苏公洞庭春色》:“ 洞庭 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指柑橘的果实。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緑糉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梅杏》:“‘木奴千,无凶年。’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穀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五:“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餘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柯树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柑橘树为“木奴”。
引《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李衡﹞於武陵龙阳氾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吴末, 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宋陈师道《和苏公洞庭春色》:“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⒉ 指柑橘的果实。
引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緑糉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⒊ 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梅杏》:“‘木奴千,无凶年。’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穀也。”
元王祯《农书》卷五:“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餘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⒋ 柯树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木奴的国语词典
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
木奴的网络释义
木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质直刚强)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木 | 莫卜 | 明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muk | m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 同本义
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说文》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周礼·司厉》
从群奴而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奴惊
庸奴。——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后多指男奴。如:奴厮儿(小男仆);奴辈(奴仆之辈,奴才们);奴兵(奴仆;供役之人);奴颜(奴才相);奴戮(施以刑辱,使为奴隶);奴虏(俘虏;奴隶)
(4) 对人的鄙称
要当生缚此奴。——房玄龄《晋书》
(5) 又如:奴胎(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骂人话,犹贱种);胡奴;狂奴;奴官(出身卑贱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的人)
(6) 自称
(7) 古代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哥(对女人的昵称);奴奴(犹奴家)
(8) 贱称。如:田舍奴
(9) 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奴家年青,如何敢受礼。——施耐庵《水浒传》
动词
(1) 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韩愈《原道》
(2) 又如:奴化;奴视(视之如奴,轻视之意)
(3) 水不流动
不流曰奴。——《水经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2 [海陆丰腔] nu2 nung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nu2 [陆丰腔] nu3 [客英字典] nu2 [台湾四县腔] nu2 nung2 [东莞腔] l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奴 | 乃都 | 泥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no/nu | 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