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计

yuè jì [ yue ji]
繁体 月計
注音 ㄩㄝ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1.每月的收支统计。 2.每月总计。

词语解释

  1. 每月的收支统计。

    《后汉书·章帝纪》:“日计不足,月计有餘。”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况官之属,有堆案盈机之文,有月计岁会之课。”《宋史·食货志下一》:“方今内外财用,月计岁会,所入不足给所出。”

  2. 每月总计。

    《宋史·兵志五》:“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首领给飱钱、蕃官给奉者四百七十二人,月计费钱四百八十餘緡,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

引证解释

⒈ 每月的收支统计。

《后汉书·章帝纪》:“日计不足,月计有餘。”
唐白居易《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况官之属,有堆案盈机之文,有月计岁会之课。”
《宋史·食货志下一》:“方今内外财用,月计岁会,所入不足给所出。”

⒉ 每月总计。

《宋史·兵志五》:“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首领给飱钱、蕃官给奉者四百七十二人,月计费钱四百八十餘緡,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

月计的网络释义

月计

  • 月计,拼音yuè jì,是指每月的收支统计。
  • 汉字详情

    yuè [yue]
    部首: 444
    笔画: 4
    五笔: EEE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在月子里

    (11) 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英文翻译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陆丰腔] gniat8 [东莞腔] nget8 [海陆丰腔] ngiet8 [客英字典] ngiet8 [沙头角腔] niet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6 [台湾四县腔] ngiet8 [宝安腔] ngi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厥月合入聲合口三等ngyat/ngvatŋĭwɐt
    [ji]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J
    四角: 34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 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

    (4) 计较;关心于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

    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

    (6) 商议;谋划

    计,谋也。——《广雅》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非计久长。

    长安君计短。

    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

    (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

    (8) 考察;审核

    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名词

    (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

    (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

    (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

    (4) 计策;计谋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

    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

    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

    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

    (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

    (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

    (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

    (9) 姓

    英文翻译

    plan, plot; strategem; scheme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潮州话:go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