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杵

yuè chǔ [ yue chu]
注音 ㄩㄝˋ ㄔㄨˇ

词语释义

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亦借指月亮。

词语解释

  1. 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亦借指月亮。

    唐 李商隐 《寓怀》诗:“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叶葱奇 注:“月杵,月中擣药杵。” 唐 王初 《送陈校勘入宿》诗:“银臺级级连青汉,桂子香浓月杵低。”《镜花缘》第八八回:“ 令徵 於是开芳庖、设华俎、裹朮粮、命椒醑、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参见“ 月中兔 ”。

引证解释

⒈ 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亦借指月亮。参见“月中兔”。

唐李商隐《寓怀》诗:“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叶葱奇注:“月杵,月中擣药杵。”
唐王初《送陈校勘入宿》诗:“银臺级级连青汉,桂子香浓月杵低。”
《镜花缘》第八八回:“令徵於是开芳庖、设华俎、裹朮粮、命椒醑、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月杵的网络释义

月杵

  • 月杵,字形月杵,拼音yuè chǔ,注音ㄩㄝˋ ㄔㄨˇ,释义是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
  • 汉字详情

    yuè [yue]
    部首: 444
    笔画: 4
    五笔: EEE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在月子里

    (11) 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英文翻译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陆丰腔] gniat8 [东莞腔] nget8 [海陆丰腔] ngiet8 [客英字典] ngiet8 [沙头角腔] niet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6 [台湾四县腔] ngiet8 [宝安腔] ngi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厥月合入聲合口三等ngyat/ngvatŋĭwɐt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TFH
    五行:
    吉凶:
    仓颉: DOJ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动词

    (1)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英文翻译

    pestle; baton used beat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2 cyu5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與上聲開口三等tɕʰĭochjox/tcvv

    月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