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桑

céng jīng cāng sāng [ceng jing cang sang]

词语释义

彭德怀饱经战火洗礼、曾经沧桑

汉字详情

zēng,céng [zeng,ceng]
部首: 443
笔画: 12
五笔: UL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CWA
四角: 80606

详细解释

céng

副词

(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4)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形容词

(1)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另见 zēng

zēng

形容词

(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自此而曾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曾元时不分。

计高曾之时。

视高曾之时。

高曾时为一户者。

(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3) 谦词。犹“末”

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4) 又如:曾臣(末臣)

(5) 高举的样子

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动词

(1) “增”的本字。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副词

(1) 乃,竟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长曾不盈寸。——明· 魏学《核舟记》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

名词

(1) 姓

(2) 另见 céng

英文翻译

already; sign of past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4 zang1
◎ 客家话:[东莞腔] cen2 zen1 [宝安腔] zen1 | cen2 [梅县腔] zen1 cen2 [陆丰腔] zen1 [沙头角腔] cien2 [客英字典] cen2 zen1 cien2 [海陆丰腔] cen2 cien2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cen2 zen1 [台湾四县腔] cen2 cien2 zen1 [梅县腔] c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楞登開平聲開口一等zong/dzongdzʰəŋ
jīng,jìng [jing]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CA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NOM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jīng

名词

(1)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 同本义

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经,经纬以成缯帛也。——《玉篇》

毋失经纪。——《礼记·月令》

经正而后纬成。——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经布(来回穿梭织布)

(4) 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

(5) 又如:经途(南北向的道路);经涂(南北向的道路)

(6) 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经,常也。——《广雅》

拂经。——《易·颐》

武之美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柳宗元《断刑论》

(7) 又如:经权(原则与权宜);经榜(旧时为死者做法事时张贴的榜文);经事(经典规定的常道)

(8) 经典

(9) 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五经》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李白《嘲鲁儒》

辛苦遭逢起一经。——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治经为博士。——《资治通鉴·汉纪》

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10) 又如:《道德经》;《十三经》;诵经;引经注典;博古通经

(11) 特指宗教典籍。如:《佛经》;《圣经》;《古兰经》;经纸(写佛经的黄纸);经堂(佛堂);经资(僧道为人诵经得到的钱);经折(折装的佛经小本或用以记事的小本子);经偈(佛经和偈子)

(12) 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山海经》;《水经》;《茶经》

(13) 月经 。如:痛经;经前;经后;调经;经水;经信(妇女月经)

(14) 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技经肯綮。——《庄子·养生主》

(15) 又如:经穴;经络

(16) 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17) 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8) 通“径”。小路,途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韩非子·解老》

动词

(1) 治理

经世之条理。——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经邦(治国);经国济民(治理国家,普济万民);经济之才(治理济世的志向);经济之才(经邦济世;治理国家的才干);经维之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3) 经过,经历

经德不回。——《孟子》

经日乃厌倦。——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经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其所已经者。——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其所未经者。

(4) 又如:经练(经历;经验);经涉(途中跋涉);经经眼(过目;看看);经行(行程中经过);经见(经历和见识);经官起诉(到官府起诉)

(5) 经营;料理

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经理宇内。——《史记·秦始皇本纪》

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论文》

(6) 又如:经催(负责催收租税);经划(经营筹划);经画(经营筹划);经量(清查丈量,经营规划);经账(旧时出卖田产时,写明田产的亩数、边界、价格等内容的账单)

(7) 量度;筹划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诗·大雅·灵台》

古者经井田。——《盐铁论·相刺》

(8) 又如:经治(筹划治理);经远(长远谋划);经筭(筹划谋算)

(9) 上吊,缢死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灵王经而死。——《公羊传·昭公十三年》

经其颈于树枝。——《史记·田单传》

(10) 又如:经死(上吊而死)

形容词

(1) 正常;经常

其语闳大不经。——《史记》

(2) 又如: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经用(经常用度);经惯(老练,有经验);经赋(常规赋税)

(3) 另见 jìng

jìng

动词

(1)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韩非子》

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中国歌谣资料》

(2) 〈方〉∶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 。如:经纱

(3) 另见 jīng

英文翻译

classic works; pass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cāng [cang]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W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OSU
四角: 381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仓声。本义:寒冷)

(2) 同“凔”。寒冷

沧,寒也。——《说文》

天地之间有沧热。——《周书·周祝》

疾养滄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欲汤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汉书·枚乘传》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3) 又如:沧凉(寒凉;寒冷);沧热(寒冷与炎热)

(4) 通“苍”。水深绿色 。如:沧流(泛指水流。因江水呈青苍色,故名);沧浪(水色青碧;又指水名,在湖北省境内)

英文翻译

blue, dark green; 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

sāng [sang]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CCC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EED
四角: 7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桑,蚕所食叶木。——《说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贾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内则》

系子包桑。——《易·否》

无折我树桑。——《诗·郑风·将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传》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桑麻(农事;农村;农民);桑土(桑树的根);桑户(编桑条为门户。指贫者所居。比喻家贫);桑里(即桑梓、乡里。借指同乡人);桑濮(指男女之间的不正当会合);桑中(比喻幽会、私奔);桑落(美酒名);桑中之约(指男女幽会);桑中之奔(指男女私奔);桑间月下(男女幽会)

(4) 桑叶

采桑城南隅。——古乐府《陌上桑》

(5) 又如:桑眼(桑叶的嫩芽);桑落(桑叶凋零)

(6) 姓

动词

(1) 采桑叶

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吕氏春秋》

(2) 又如:桑姑(采桑女子)

英文翻译

mulberry tre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s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ng1 [海陆丰腔] song1 [梅县腔] song1 [沙头角腔] song1 [东莞腔] song1 [陆丰腔] song1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1 [宝安腔] s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sɑŋ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