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曹 家书仓。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曹曾 书垂万馀卷,“及世乱,家家焚庐, 曾 虑其先文湮没,乃积石为仓以藏书,故谓 曹 氏为书仓。”后以“曹仓”泛指藏书的仓库。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以诗哭之》:“ 鄴 架籤论万, 曹 仓卷累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泉州 李中丞 馥 抚吾 浙 时,收书极富,一时善本,齐入 曹 仓。”
引证解释
⒈ 曹家书仓。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 曹曾书垂万馀卷,“及世乱,家家焚庐, 曾虑其先文湮没,乃积石为仓以藏书,故谓曹氏为书仓。”后以“曹仓”泛指藏书的仓库。
引清赵翼《汪文端师殁以诗哭之》:“鄴架籤论万, 曹仓卷累千。”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泉州李中丞馥抚吾浙时,收书极富,一时善本,齐入曹仓。”
曹仓的网络释义
曹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4) 管某事的官职 。如:曹主(机关负责人);曹郎(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曹官(属官)
(5) 双方;班;组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记·黥布传》。索隐:“辈也。”
乃造其曹。——《诗·大雅·公刘》。传:“群也。”
(6) 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7) 又如:尔曹(你们这些人);儿曹(孩子们)
(8) 古国名
(9) 西周的诸侯国
(10) 古西域国名
(11)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u2 co2 [陆丰腔] co3 [东莞腔] cau2 [台湾四县腔] co2 cau2 [客英字典] cau2 [宝安腔] cau2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o2 [海陆丰腔] co2 cau2
◎ 潮州话:c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曹 | 昨勞 | 從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dzʰɑu | zau/dz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2) 同本义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说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汉· 贾谊《论积贮疏》
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
(3) 又如:谷仓(粮仓);仓廒(粮库);仓敖(储藏米谷的地方)
(4) 泛指储藏物资的建筑物 。如:盐仓;货仓;添仓;填仓;义仓;仓府(贮存钱财和粮食的地方)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