曛晦

xūn huì [ xun hui]
注音 ㄒㄨㄣ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昏暗。

词语解释

  1. 昏暗。

    后蜀 阎选 《再生记·张汶》:“ 汶 谢而出,遂独行,以道路曛晦,惶惑且甚。”

引证解释

⒈ 昏暗。

后蜀阎选《再生记·张汶》:“汶谢而出,遂独行,以道路曛晦,惶惑且甚。”

汉字详情

xūn [xun]
部首: 429
笔画: 18
五笔: JTGO
五行:
仓颉: AHGF
四角: 620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熏声。本义:日落时的余光)

(2) 同本义

一带斜曛归路,晚风料峭怯寒衣。——清· 王宾《江城子·清明》

(3) 如:曛曛荡荡(喻晚霞蔚为壮观);曛日(夕阳)

(4) 傍晚;黄昏

一枕高眠到日曛。——清· 张实居《山中即景》

(5) 秩?曛旭(早晚,朝夕);曛黄(曛暮。黄昏);曛晓(早晚,日夜);曛烟(黄昏时的烟霭)

形容词

(1) 昏暗

天地曛黑,仰视又无纤云。——《类说》

(2) 又如:曛昧(曛晦。昏暗);曛黑(日暮天黑)

(3) 用同“醺”。酒醉 。如:曛酣(大醉);曛然(酒醉貌)

(4) 赤黄色

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素问》

英文翻译

twilight; sunset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宝安腔] h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云平聲合口三等xĭuənhyon/xiun
huì [hui]
部首: 429
笔画: 11
五笔: JT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AOWY
四角: 680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 同本义

晦,月尽也。——《说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陈不违晦。——《左传·成公十七年》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不知晦朔。——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戊申晦。——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4) 夜;晚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5)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夜月);风雨如晦

形容词

(1) 昏暗

晦而休。——《国语·鲁语》。注:“冥也。”

是时雷电晦冥。——《汉书·高帝纪》

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

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晦明变化。——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3) 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志而晦。——《左传·成公十四年》

(4) 又如:晦伏(隐晦不显);晦昧(隐晦不明);晦窒(晦涩不通);晦塞(晦涩不畅)

(5) 草木凋零

寂历百草晦。——江淹《诗》。注:“凡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枝叶凋伤谓之晦。”

(6) 又如:晦在(凋零将尽,健在的已经很少了)

(7) 倒霉 。如:晦气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气色(难看的、呈青黄色的脸色)

动词

掩蔽;隐秘 。如:晦迹(隐居);晦抑(隐藏;隐瞒);晦心(隐藏本心);晦光(蒙蔽光明)

英文翻译

dark, unclear, obscure; n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fui3
◎ 客家话:[宝安腔] fui5 [客语拼音字汇] fi4 foi4 fui4 [台湾四县腔] fi5 [客英字典] fui5 [东莞腔] fui3 [梅县腔] fi5 fui5 [海陆丰腔] f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荒内去聲合口一等huaih/xuoyx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