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

bào jūn [ bao jun]
注音 ㄅㄠˋ ㄐㄨ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暴君 bàojūn

(1) 专制无道的君主;残酷地或野蛮地行使专制权力的统治者

tyrant;despot

词语解释

  1. 专横残暴的君主或统治者。

    《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赵岐 注:“暴君,残虐之君。”《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臣见暴君如见仇讎。” 巴金 《利娜·第十二封信》:“ 亚历山大二世 ,的确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暴君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在这个暴君统治的社会里,哪个好人能够活得下去呢?”

引证解释

⒈ 专横残暴的君主或统治者。

《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赵岐注:“暴君,残虐之君。”
《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臣见暴君如见仇讎。”
巴金《利娜·第十二封信》:“亚历山大二世,的确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暴君了!”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在这个暴君统治的社会里,哪个好人能够活得下去呢?”

暴君的国语词典

专制无道的君主。

暴君的网络释义

暴君 (汉语词语)

  • 暴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àojūn,指专制无道的君主,残酷地或野蛮地行使专制权力的统治者。语出《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 暴君的翻译

    英语: tyrant, despot
    德语: Despot, Tyrann, Gewaltherrscher (S, Pol)​
    法语: satrape, tyran, despote

    暴君造句

    这个倒行逆施的暴君终于被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
    圣君视民如伤,暴君坐观生灵涂炭。
    最终,民众会揭竿而起,推翻暴君。
    封建暴君迫害百姓的手段非常残忍。
    相传商朝的纣王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
    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尽忠,对出卖国家民族的父亲尽孝,都是愚忠愚孝!
    不论什么朝代的暴君,都是诛锄异己来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
    更有甚者,一些印度斯坦和波斯暴君扯开吸烟者的嘴唇,或者把融铅灌入喉咙。
    对你曾研习过的技艺应该始终热忱不减,而且要做到心无怨言,虽然它本身并不丰富多彩;以那些把自己全部灵魂寄托给神灵的人为榜样,让你的余生就这样安然度过,既不要做一名暴君,也不要做任何人的奴才。马可·奥勒留。
    写书就像冒险。一开始它是玩具和娱乐。然后她成了你的情妇。然后是你的主人。然后变成一个暴君。最后你终于认命的时候,它死了,然后给拖到外面游街。
    在金庸的笔下,诅咒之城有位叫“桑拉巴”的暴君,这个家族以“飞驼”作为徽记和图腾。
    一名暴君下命令,而其他人则求饶肖邦。
    世上的暴君,若准备打一场战争,不到万事俱备,总是要侈谈和平的。
    暴君虽然可以漠视被压迫者的眼泪,但决不能逃脱他们的报复。
    一些人将卡斯特罗看作是一位革命英雄,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哲学家与暴君,之间的差别刻划出,两种非常不同的哲学概念。
    只不过,他们不叫神,而叫圣贤,如至圣孔子、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等;反面的,不叫魔,叫贼奸,如暴君隋炀帝、奸臣秦桧。
    风的脾气很古怪,当它心平气和的时候,微风轻拂,给人以“风吻”,真像个恋人似的依人。当它发脾气的时候,不知怎么的,简直成了暴君,令人可怕。风那种喜怒无常的脾气,人类至今还拿它没有办法。
    后凤鸣岐山明君乃出,周武王秉承父命,顺天应人,讨伐暴君。
    在这些国家,少数派和穆斯林异见者更倾向于躲在暴君所提供的相对安全的荫蔽之夏而非提出自己的看法。

    汉字详情

    部首: 429
    笔画: 15
    五笔: JAJI

    英文翻译

    violent, brutal, tyrannical
    jūn [j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V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KR
    四角: 176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8) 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动词

    (1) 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英文翻译

    sovereign, monarch, ruler, chief, pr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陆丰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宝安腔] g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云平聲合口三等kĭuənkyon/k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