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

mù qiū [ mu qiu]
注音 ㄇㄨˋ ㄑ一ㄡ

词语释义

秋末,农历九月。

词语解释

  1. 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 魏 曹植 《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 崑崙 之芝英。”《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说唐》第三回:“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颯颯。” 冯至 《伍子胥》七:“时节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

引证解释

⒈ 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魏曹植《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芝英。”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
《说唐》第三回:“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颯颯。”
冯至《伍子胥》七:“时节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

暮秋的国语词典

阴历九月,秋季的末期。

暮秋的网络释义

暮秋 (汉语词汇)

  • 暮秋是汉语词汇,是指秋末,农历九月。。
  • 暮秋造句

    已近暮秋的天气,竟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这语言是轻了。身上承载的东西少了。是到了暮秋。看到的都是事物间的,空隙。归于一片白或蓝。记忆中还是白的。沉河 
    暮秋的凄寒让他的双膝浸的发凉,对着皎洁的月光他流下了一滴滴令人浸透心骨的眼泪。
    这对别人来说是求都不求来的炒作,但是对暮秋凉来说简直就是麻烦的根源!每天无数个电话,短消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你把首字连成串,我的祝福在今天;看到短信笑开颜,我的浓情记心间,快活不知如“你”者,人间能有几多人?
    再次伫立在窗前,却发现岁月匆匆,昔日那闪动的梦境竟如同暮秋里的残叶,在心中的湖泊中孤独地飘零。
    永安十六年暮秋,天降大雪,百姓颗粒无收,虽然国库日日开仓济民,但没有即使的补仓,国库也日益空虚。
    快乐的心情是上帝的恩赐,所在要经常喜乐。莫让习习的凉风吹冷你的心情,吹跑你的快乐,切记切记,暮秋多穿衣,开心笑咪咪。
    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飒飒,一日行到长安道上,离长安五十里,有一山名临潼山,十分险峻,上有伍相国神祠。
    侍从久在皇宫,熟谙规矩,他侧脸望向暮秋,听候公主的意思。
    暮秋有些隐隐地伤心了,“小枫,哥哥教你弹一曲如何?每次我伤心了总会弹这首曲子……父亲说是娘亲生前最爱的……”。
    瑟瑟凄凉的暮秋景色。那些曾经繁茂荫绿的杨树、柳树、槐树、梧桐树和果木以及好多说不上名的风景树都已经是落叶缤纷,失去昔日的生气,显得枯瘦而孤高。秋分到了,天气变凉了短信提。
    邀明月把酒送清风,怨酒浓凭栏醉芙蓉,暮秋时候望乡台回眸,那日初相逢,笑语如昨但看朱花红,重阳约仿若古道中,你执手欲把古琴奏,琴意悠悠弹指已深秋,离歌唱不休,曲终人依旧如南柯一梦。董贞 
    陆晟昊早就猜到能把欧阳澈折磨成这样的绝非等闲之辈,思来想去也只有暮秋凉干的出来。
    瑟瑟凄凉的暮秋景色。那些曾经繁茂荫绿的杨树、柳树、槐树、梧桐树和果木以及好多说不上名的风景树都已经是落叶缤纷,失去昔日的生气,显得枯瘦而孤高。秋分到了,天气变凉了短信提示你,注意身体。
    我坐在树荫下,已经是暮秋,淡蓝的天空异常高远,风吹在脸上隐约有了凉意,大片大片的梧桐叶纷纷坠下。
    庭院深几处凄凉,檐外熟睡着月光,灯笼轻摇晃,血红氤氲中染透了沧桑,桐木古琴声悠扬,弦音把人生酝酿,暮秋夜微凉,浊酒烫一壶饮尽过往,枯荣前的纷繁景象,风雨平添几许苍凉,而楼上牌匾,写满仇恨和业障。少司命 
    暮秋送去迎寒冬,霜降来时寒意浓,防寒保暖须注意,预防感冒少疾病。早晚莫忘添衣裳,睡眠盖被关门窗,晨起锻炼效果好,强壮身体保健康。烦恼覆霜不成长,快乐盛开好运忙,愿君霜降迎吉祥,合家幸福如意长!
    暮秋失望而归,却被人告知老爷正与一个白衣少年在卧房,不愿有人打扰!他笑了笑,“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暮秋、残秋和晚秋。

    汉字详情

    [mu]
    部首: 429
    笔画: 14
    五笔: AJD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A
    四角: 446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 同本义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暮暗(日落天暗)

    (4) 夜晚

    枝封暮雪。——沈约《桐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论语》

    (5) 又如:暮月(一季的末月);暮末(犹末世);暮冬(冬末)

    形容词

    (1) 喻指年老,衰老

    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

    (2) 又如:暮老(指年老);暮古(年老糊涂);暮志(晚年的志向);暮耋(指年老);暮齿(晚年);暮景(比喻垂老之年)

    (3) 迟;晚

    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吕氏春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 又如:暮迟(犹言不及时);暮生(父亲死后才出生)

    英文翻译

    evening, dusk, sunset; en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梅县腔] mu5 [海陆丰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沙头角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台湾四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宝安腔] mu5 [陆丰腔] mu5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oh/muhmu
    qiū [qiu]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F
    四角: 299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 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3)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4) 秋季 。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韩愈《送惠师》

    (5) 又如: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6) 年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7)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效命之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问之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8)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9) 姓

    形容词

    (1) 悲愁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英文翻译

    autumn, fall; y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u1 [梅县腔] ciu1 [海陆丰腔] ciu1 [宝安腔] c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iu1 [沙头角腔] tsieu1 [东莞腔] ciu1 [客语拼音字汇] q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由平聲開口三等tsʰĭəuchiu/ciou

    暮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