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

àn suàn [an suan]
注音 ㄢˋ ㄙㄨ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暗算 ànsuàn

(1) 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

以他们为苏维埃共和国牺牲的决心来使我们苏维埃共和国免遭工人阶级的敌人的暗算和袭击。——《悼列宁》
plot against;machination;plot in secret

(2) 私下计算

consider secretlly

引证解释

⒈ 私下计数。

唐陆畅《望毛女峰》诗:“我种东峰千叶莲,此峰毛女始求仙。今朝暗算当时事,已是人间七万年。”
唐杜荀鹤《旅寓》诗:“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

⒉ 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

《水浒传》第七四回:“你省得么?不许暗算。”
《说唐》第三六回:“我今与你比手段,两下不许暗算,各将人马退远,免生疑忌。”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而以前的五月十四日午后一时,还有了丁玲和潘梓年的失踪的事,大家多猜测为遭了暗算,而这猜测也日益证实了。”

暗算的国语词典

秘密的设计害人。

如:「他暗算著回国的日期。」

暗算的网络释义

暗算 (麦家创作长篇小说)

  • 《暗算》是中国当代作家麦家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3年。
  • 《暗算》分为《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三部分,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节,有七个叙述者,都以第一人称分别叙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叙述者之一的记者“麦家”巧妙地将其串联起来。小说通过这种诡异迷离的叙事方式和幻疑莫测的悬念情节,展示了一个有别于人们固有印象的特工世界,重新诠释了特工的悲剧宿命。
  • 2005年,《暗算》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2012年,《暗算》被改编成电影《听风者》。2008年,《暗算》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暗算 (汉语词汇)

  • 暗算,汉语词汇。
  • 拼音:àn suàn
  • 释义:1、私下计数。
  • 2、是暗地里陷害他人或者是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
  • 暗算的翻译

    英语: to plot against
    法语: comploter

    暗算造句

    他做事总是想暗算别人。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他一心都在算计别人,没想到这次竟然螳螂捕蝉,被人暗算了。
    他一心想暗算别人,没想到自己却落得个人财两空。
    看俄个性签名干什么,要暗算俄么。
    她已经堕入情网,而他只是暗算着败坏她,严格地说是报复。
    放冷枪进行暗算可能是个大问题,所以高级军官路经他们地区时必须小心防范.
    有‘鬼丑儿’一称的武丑赵山造同行暗算,惨死戏台。
    正在登梯的鲍信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人暗算自己,箭矢中从云梯上就摔了下来。
    他听其他事故车主说,已有二三十辆车在此处遭“暗算”。
    天才少年遭阴谋暗算终成废物,但祸福相倚,厄运变好运,“废物”。
    这一暗算让人始料不及,紫衣男子也是大惊失色,忙要挥剑挡格,却是不及。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第一百五十一章。
    他们已盖满垒壁的三分之二,但没有跳进街垒,他们仿佛还在踌躇,怕有什么暗算。
    只听到砰的一声,舞台上的诈弹被人引爆,黑羽盗一身陷火焰之中,命丧对手的暗算之下。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
    如宝树和尚曾以此招避开曹云奇的暗算。
    萧极口中说的大义凛然,心中却是在暗暗算计。
    第一次,用袖里藏刀的方法暗算你。
    因遭仇敌暗算,因而穿越到了爱泽伦大陆。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UJG
    五行:
    仓颉: AYTA
    四角: 600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2) 同本义。与“明”相对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5)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隐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记儿;暗号

    (8) 地下 。如:暗河;暗沟(地下的排水沟)

    副词

    (1) 默默地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杜荀鹤《旅寓诗》

    孺人半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归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暗诵(默诵,背诵);暗数(默默记数);暗写(默写)

    (3) 秘密;暗中

    曹节王甫,暗杀太后。——《后汉书·宦者传》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元好问《驱猪行》

    名词

    (1) 天黑

    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晋书·职官志》

    (2) 黑夜 。如:暗夜(黑夜);暗风(黑夜的风)

    动词

    使昏暗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英文翻译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方言集汇

    ◎ 粤语:am3 ngam3
    ◎ 客家话:[东莞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梅县腔] am5 em3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海陆丰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沙头角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紺去聲開口一等ʔɒmqomh/omm
    suàn [suan]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H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BUT
    四角: 884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2) 同本义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4) 推测;料想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宋· 姜夔《扬州慢》

    我算你今天一定会来

    (5) 又如:算来(推测起来);算应(算定;料定)

    (6) 作数,承认其有效力

    你算是个甚么东西?——《儒林外史》

    (7) 又如:说了算

    (8) 归;属于;当作;认作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红楼梦》

    (9) 又如:功劳算你的;算作(当作);算事(应作的头等大事)

    (10) 征税。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 。如:算事(丁赋及徭役);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算商(向商人征税)

    (11) 算命;算卦 。如:算五行(算命。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成八个字,再用本干支的五行生克来推一生的命运)

    名词

    (1) 计谋;谋划

    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算之所亡,若何?——《列子·力命》

    荐勋祖庙,享号 中宗。算计见效,优于 孝文。——《后汉书· 崔骃传》附崔寔《政论》

    (2) 又如:算计弗通(考虑不周;谋划失误);算度(分析,判断);算略(谋略);算划(计划,谋划);算部(指寿命);算发(年龄不大而白发多)

    (3) 数目;数额

    人畜无算。——《交史·崔浩传》

    (4) 又如:算子(算筹。常用以计数或占卜);算子般(如同算筹丢在桌上一般);算筹(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或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算禄(寿数和禄位)

    (5) 通“筭”。计算用的筹码

    一人执算以从之。——《仪礼·乡射礼》

    算,长尺二寸。——《礼记·投壷》

    (6) 又如:算子(竹制的筹);算囊,算袋(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算器(贮放算筹的器皿;竹器)

    英文翻译

    count, calculate, figure; pla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陆丰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海陆丰腔] son5 [宝安腔] son5 [沙头角腔] son5 [东莞腔] son5 [梅县腔] s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管上聲合口一等suɑnsuanx/su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