暍暍
注音
一ㄝ 一ㄝ
词语释义
形容极热。
词语解释
形容极热。
《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王冰 注:“暍暍,亦热盛也。”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热。
引《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王冰注:“暍暍,亦热盛也。”
暍暍的国语词典
形容热气极盛。
暍暍的网络释义
暍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中暑
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
夏服君事不及暍。——《大戴礼记·千乘》
使民夏不宛暍。——《荀子·富国》
民多暍死。——《汉书·武帝纪》
(2) 又如:暍人(中暑的人);暍死(中暑而死)
(3) 暑热;热
伤,热也。——《字林》
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唐· 杜甫《雷》
(4) 又如:暍困(为暑热所困);暍暑(暑热);暍暍(形容极热)
(5) 变色
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令书色暍。——《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sun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hot7 [客英字典] jet7 [海陆丰腔] giet7 hot7
◎ 客家话:[梅县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hot7 [客英字典] jet7 [海陆丰腔] giet7 h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謁 | 於歇 | 影 | 月開 | 入聲 | 月 | 開口三等 | 臻 | 元 | ʔĭɐt | qiat/ia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中暑
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
夏服君事不及暍。——《大戴礼记·千乘》
使民夏不宛暍。——《荀子·富国》
民多暍死。——《汉书·武帝纪》
(2) 又如:暍人(中暑的人);暍死(中暑而死)
(3) 暑热;热
伤,热也。——《字林》
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唐· 杜甫《雷》
(4) 又如:暍困(为暑热所困);暍暑(暑热);暍暍(形容极热)
(5) 变色
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令书色暍。——《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sun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hot7 [客英字典] jet7 [海陆丰腔] giet7 hot7
◎ 客家话:[梅县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hot7 [客英字典] jet7 [海陆丰腔] giet7 h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謁 | 於歇 | 影 | 月開 | 入聲 | 月 | 開口三等 | 臻 | 元 | ʔĭɐt | qiat/i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