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凉

xuān liáng [ xuan liang]
繁体 暄涼
注音 ㄒㄨㄢ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暖和与寒冷。 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

词语解释

  1. 暖和与寒冷。

    唐 韦应物 《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宋 范仲淹 《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 明 刘基 《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

  2. 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

    《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 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 宋 杨万里 《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 明 祝允明 《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引证解释

⒈ 暖和与寒冷。

唐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宋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
明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

⒉ 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

《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孔覬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
宋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
明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蒋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暄凉的国语词典

暖与凉。

暄凉的网络释义

暄凉

  • 暖和与寒冷.
  • 汉字详情

    xuān [xu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P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JMM
    四角: 6301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宣声。本义:温暖)

    (2) 同本义

    其性为暄。——《素问·五运行大论》

    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刘峻《广绝交论》

    (3) 又如:喧和(温暖和畅);暄风(和风,春风);暄妍(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4) 炎热 。如:暄气(暑热之气);暄寒(犹寒暑。亦指年岁);暄热(炎热)

    (5) 〈方〉∶松散柔软 。如:暄肿(松软胀肿);这馒头真暄;沙土暄

    英文翻译

    warm, comfortable; 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1
    ◎ 客家话:[宝安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hian1 xian1 [陆丰腔] sian1 [客英字典] sien1 [台湾四县腔] sien1 [海陆丰腔] si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況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hyan/xvanxĭwɐn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YRF
    四角: 30196

    详细解释

    liá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2) 同本义

    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3) 微寒,稍冷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

    (4) 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南风。八风之一)

    (5) 薄;轻微;刻薄

    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 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7) 人烟稀少;冷落 。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8) 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9) 〈方〉∶痛快;舒服 。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10) 通“谅”。诚信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名词

    (1) 秋季 。如:凉天(秋天);凉月(凉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2) 国名 。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凉”。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3) 通“辌”。辒辌,丧车

    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姓

    (5) 另见 liàng

    liàng

    动词

    (1) 假借为“倞”。辅佐

    凉彼武王。——《诗·大雅·大明》。传:“佐也。”

    (2) 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3) 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晾” 。如:凉衣服

    (4) 信,实。通“谅”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诗·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5) 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让温度降低 。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6) 〈方〉∶冷落,撇在一边 。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7)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cool, cold; disheartened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沙头角腔]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 潮州话:liang5 (l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