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覃

pǔ qín [ pu qin]
注音 ㄆㄨˇ ㄑ一ㄣˊ

词语释义

1.普遍而及。 2.普进(官阶)。

词语解释

  1. 普遍而及。

    唐 常衮 《谢让加银青福建观察使表》:“德音频降,霈泽普覃。”

  2. 普进(官阶)。

    《元史·选举志三》:“三年, 蒙古 儒学教授,一体普覃。”

引证解释

⒈ 普遍而及。

唐常衮《谢让加银青福建观察使表》:“德音频降,霈泽普覃。”

⒉ 普进(官阶)。

《元史·选举志三》:“三年, 蒙古儒学教授,一体普覃。”

普覃的网络释义

普覃

  • 普覃,拼音pǔ qín,汉语词语,意思是普遍而及。出自《谢让加银青福建观察使表》。
  • 汉字详情

    [pu]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UO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A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名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3) 姓

    英文翻译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pou2
    ◎ 客家话:[东莞腔] pu1 [陆丰腔] pu3 [梅县腔] pu1 [沙头角腔] pu1 [客英字典] pu1 pu3 [台湾四县腔] pu1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1 [海陆丰腔] pu1 pu3 [宝安腔] p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滂古上聲開口一等phox/phuupʰu
    tán,qín [tan,qin]
    部首: 615
    笔画: 12
    五笔: S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WAJ
    四角: 10406

    详细解释

    qín

    名词

    (1) 姓

    (2) 另见 tán

    tán

    形容词

    (1) 意味深长

    覃,长味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与酉部醰,音同义近。”

    (2) 长,悠长

    葛之覃兮。——《诗·周南·葛覃》

    (3) 又如:覃恩(深厚广大的恩惠)

    动词

    (1) 蔓延,延伸,延伸到

    覃及鬼方。——《诗·大雅·荡》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王风·葛覃》

    (2) 又如:覃覃(延展的样子)

    (3) 广施 。如:覃恩(广布恩泽)

    副词

    (1) 深入地

    研精覃思。——《书·孔安国序》

    扬雄覃思。——《汉书·叙传上》

    (2) 又如:覃思(深思,深入而周详地思考)

    (3) 另见 qín

    英文翻译

    reach to, spread to; exten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宝安腔]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含平聲開口一等dʰɒmdom

    普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