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

pǔ dù [ pu du]
注音 ㄆㄨˇ ㄉㄨˋ

词语释义

普度 pǔdù

(1) 佛教用语,指广施法力,超度众生,也指广行剃度

普度众生
release … from sufferings

词语解释

  1. 亦作“ 普渡 ”。佛教语。广行剃度。

    《宋史·孔承恭传》:“尝劝上不杀人,又请於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阔云。”

  2. 佛教语。谓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出:“当头棒喝,一毫也无用处。那里显得佛力普度,能使顽石点头。”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诸先羣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术,施济之。”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普渡”。

⒉ 佛教语。广行剃度。

《宋史·孔承恭传》:“尝劝上不杀人,又请於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阔云。”

⒊ 佛教语。谓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三出:“当头棒喝,一毫也无用处。那里显得佛力普度,能使顽石点头。”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诸先羣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术,施济之。”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

普度的国语词典

广施法力以度化众生。

如:「普度众生」。

普度的网络释义

普度 (汉语词语)

  • 普度,[ pǔ dù ],宗教用语,指广施法力,超度众生,也指广行剃度。
  • 普度造句

    圣严法师是得道高僧,拥有完整人格风范,留给世人的不是财力、权力或舍利子,而是“困知勉行、普度众生的价值与精神”。
    将伯之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绝甘分少普度众生起死人,肉白骨轻财好施设身处地疏财仗义为民除害为民请命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云行雨施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看来你们还需磨练,这点人事根本入不了法眼,上个月我佛如来传教迦南寺普度众生佛法一个时辰,当地国王就散得三千客黄金才算落定。
    然而那种一心普度众生、先人后己的精神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是为世间所罕见的,因此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洞真,通玄达妙,明心见性;洞玄,穷极变化,通天彻地;洞神,普度众生,功德入圣。
    扶鸾劝世,乃是应天运而普度群生,须经。
    当神已无能为力,就让魔来普度众生。
    间有以正理解者,而又不分次序;间有强分次序者,而又不破取象,各凭臆见,自分枝叶,独惑人心,无益有损,将祖师当年一片普度之慈心,置于无用之地矣。
    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
    在南池子东北侧有四条胡同,分别为普度寺东巷、西巷和普渡寺前巷、后巷,得名来自于这四条胡同中间的普度寺。
    风雨歇处便江湖,泊舟于禅心微起处。亦荣亦枯,一念生刻骨,日月尽,一回顾。江湖何处起浮屠,坐忘山河,相忘于朝暮。众生哀苦,如有愿四方皆普度,苍穹里,化得三清净土。
    怎么好意思麻烦总经理您大驾!您日理万机!您案牍劳形!您普度众生……
    孙悟空肯切求道师父,看在佛祖普度众生的份上,就收下朱悟能吧。
    在那黄泉之下,是否当真有着鬼怪之地?在那九天之上,是否真的存在神仙一说?在那极西之地,果真可又普度万物的佛?这个故事,便是一个佛的故事……
    上知三十六重天下知十八层地狱算人人死算神神倒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普度众生……大师,简称神棍。
    我们为什么需要美女,可能她们改变你的生活习性,让人感这个世界充满期待,虽然当你觉得期待的东西就要得到的时候,她们马上去普度众生,让其他人觉得生活充满期待。
    三藏成佛,普度众生;旃檀转世,浪荡乾坤。
    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四。
    此款观音由辽宁天然岫玉精雕而成,色泽温润持重,雕刻细腻,观世音微笑生莲花,玉净瓶撒露润人间;大慈大悲,众生普度于一瞬;冰清玉洁,灵台空明乃大成。

    汉字详情

    [pu]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UO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A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名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3) 姓

    英文翻译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pou2
    ◎ 客家话:[东莞腔] pu1 [陆丰腔] pu3 [梅县腔] pu1 [沙头角腔] pu1 [客英字典] pu1 pu3 [台湾四县腔] pu1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1 [海陆丰腔] pu1 pu3 [宝安腔] p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滂古上聲開口一等phox/phuupʰu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

    普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