晬穆
词语释义
温润端庄。
词语解释
温润端庄。
宋 洪迈 《广州三清殿碑铭》:“绣黼周张,神光晬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风俗·傅粉》:“予游都下见中官辈谈主上视朝,必用粉傅面及颈,以表晬穆,意其言或不妄。”
引证解释
⒈ 温润端庄。
引宋洪迈《广州三清殿碑铭》:“绣黼周张,神光晬穆。”
明沉德符《野获编·风俗·傅粉》:“予游都下见中官辈谈主上视朝,必用粉傅面及颈,以表晬穆,意其言或不妄。”
晬穆的网络释义
晬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周年。又特指婴儿周岁或满百日
李家生子,方晬,而丧失。——《清史稿》
(2) 又如:试晬(也叫晬盘。婴儿满周岁时,从盘中抓物,以测验他将来的志向。又叫抓周);晬日(婴儿刚满周岁)
(3) 一周时。即一昼夜
下膈者,食晬时乃出。——《灵枢·上隔》
(4) 又如:晬时(一周时;一整天)
形容词
通“睟”。湿润 。如:晬容(容貌温和润泽);晬然(温润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台湾四县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宝安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海陆丰腔] cu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晬 | 子對 | 精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cuaih/zuoy | ts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禾名)
(2) 同本义
穆,禾也。——《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3) 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参见“昭穆”
辩庙祧之昭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昭,子曰穆。”
(4) 代指右边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
(5) 又如:昭穆(左边和右边)
(6) 姓
形容词
(1) 恭敬
于穆清庙。——《诗·周颂·清庙》
穆穆皇皇。——《诗·大雅·假乐》
我其为王穆卜。——《书·金滕》。传:“敬也。”
(2) 又如: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
(3) 壮美
穆穆文王。——《诗·大雅·文王》
天子穆穆。——《礼记·曲礼》
(4) 又如: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子)
(5) 肃静
于是吴王穆然。——《论衡·非有先生论》。注:“犹默静思貌也。”
(6) 又如:穆静(安靖);穆然(静思的样子);穆穆(宁静;静默)
(7) 淳和,温和
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8) 又如:穆远(淳和深远);穆耀(祥和光明)
(9) 和睦
而与夏侯尚不穆。——《三国志·苟彧传》
(10) 又如:穆清(和睦清明);穆亲(和睦相亲);穆畅(清和畅美)
(11) 纯正
布德执义曰穆。——《周书·谥法》。注:“纯也。”
(12) 又如:穆羽(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
(13) 诚信 。如:穆宣(诚信公明);穆卜(虔诚占卜)
(14) 深远;幽微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楚辞》
(15) 清彻
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宋· 苏轼《答王敏仲》
(16) 通“睦”。和睦
周公穆康叔, 管蔡则流言。—— 曹植《豫章行》
(17) 通“默”。不语
于是吴王穆然,俛而深惟。——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k8 [海陆丰腔] muk8 [梅县腔]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6 [陆丰腔] muk7 [东莞腔] muk8 [宝安腔] m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目 | 莫六 | 明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miuk | mĭ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