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炊
注音
ㄔㄣˊ ㄔㄨㄟ
词语释义
晨炊
(1) 晨起做早餐;也指早餐
英
词语解释
清晨做饭;早饭。
《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 信 往,不为具食。” 唐 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乡城南别业》诗之三:“雕胡先晨炊,庖膾亦云至。” 唐 杜甫 《石壕吏》诗:“急应 河阳 役,犹得备晨炊。”
引证解释
⒈ 清晨做饭;早饭。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唐王维《晦日游大理韦乡城南别业》诗之三:“雕胡先晨炊,庖膾亦云至。”
唐杜甫《石壕吏》诗:“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晨炊的国语词典
早饭。
晨炊的网络释义
晨炊
晨炊造句
炊事班的战士每天都要早起晨炊。
行军太仓促了,都没有来得及准备晨炊。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雾影里,一座座光秃秃的村庄,没有一缕晨炊的烟火,一片片草茸茸的田园,也不见一个早耕的人影。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钦差大人,老夫虽体弱无力,但也愿率十几个衙卒赴开封勤王,老夫年老体衰也能备晨炊啊!满江红生恻隐之心罢了,罢了。
太炎先生当时名满天下,人人敬畏,只是终年闹穷,晨炊不继,或许真想干一任掮客,一劳永逸也。
杜甫的《石壕吏》中“犹得备晨炊”的上一句。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晨,早昧爽也。——《说文》
晨,早也。——《尔雅》
夜乡晨。——《诗·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丙之晨。——《国语·晋语》。注:“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韩非子·解老》
晨起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英文翻译
early morning, daybr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n4
◎ 客家话:[梅县腔] se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客英字典] shin2 [沙头角腔] sin2 [东莞腔] sin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in2 [陆丰腔] shin3 [海陆丰腔] shin2
◎ 客家话:[梅县腔] se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客英字典] shin2 [沙头角腔] sin2 [东莞腔] sin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in2 [陆丰腔] shin3 [海陆丰腔] sh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辰 | 植鄰 | 常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zjin | ʑĭĕ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2) 同本义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
一人炊之。——《汉书·枚乘传》
先炊之属。——《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 又如:炊米(煮饭);炊人(厨子);炊妇(煮饭的妇人);吹家子(古代军中掌管炊事的人);吹沙成饭(比喻徒劳无功)
(4) 烧火 。如:炊桂(柴薪少而难得,价值昂贵如桂。比喻生活环境艰难,日用品得之不易);炊骨(烧人骨)
英文翻译
cook; meal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 客家话:[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hoi1 chui1 [陆丰腔] choi1 [东莞腔] cui1 [海陆丰腔] choi1 chui1 [梅县腔] chui1 choi1 [台湾四县腔] coi1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oi1 cui1
◎ 客家话:[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hoi1 chui1 [陆丰腔] choi1 [东莞腔] cui1 [海陆丰腔] choi1 chui1 [梅县腔] chui1 choi1 [台湾四县腔] coi1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oi1 c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吹 | 昌垂 | 昌 | 支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chjye/tcve | tɕʰĭ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