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黑
词语释义
昏黑;灰黑。
指邪恶的意念。
词语解释
昏黑;灰黑。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尔夕,阴风晦黑,至五更,寂然无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看见零零落落,纸色晦黑,先不像意。”
指邪恶的意念。
南朝 齐 王融 《<净住子·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晦黑滋生,昏嚣竞欲,貌荡神浮,身世意触。”
引证解释
⒈ 昏黑;灰黑。
引唐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尔夕,阴风晦黑,至五更,寂然无闻。”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看见零零落落,纸色晦黑,先不像意。”
⒉ 指邪恶的意念。
引南朝齐王融《<净住子·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晦黑滋生,昏嚣竞欲,貌荡神浮,身世意触。”
晦黑的网络释义
晦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 同本义
晦,月尽也。——《说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陈不违晦。——《左传·成公十七年》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不知晦朔。——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戊申晦。——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4) 夜;晚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5)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夜月);风雨如晦
形容词
(1) 昏暗
晦而休。——《国语·鲁语》。注:“冥也。”
是时雷电晦冥。——《汉书·高帝纪》
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
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晦明变化。——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3) 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志而晦。——《左传·成公十四年》
(4) 又如:晦伏(隐晦不显);晦昧(隐晦不明);晦窒(晦涩不通);晦塞(晦涩不畅)
(5) 草木凋零
寂历百草晦。——江淹《诗》。注:“凡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枝叶凋伤谓之晦。”
(6) 又如:晦在(凋零将尽,健在的已经很少了)
(7) 倒霉 。如:晦气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气色(难看的、呈青黄色的脸色)
动词
掩蔽;隐秘 。如:晦迹(隐居);晦抑(隐藏;隐瞒);晦心(隐藏本心);晦光(蒙蔽光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fui5 [客语拼音字汇] fi4 foi4 fui4 [台湾四县腔] fi5 [客英字典] fui5 [东莞腔] fui3 [梅县腔] fi5 fui5 [海陆丰腔] fu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誨 | 荒内 | 曉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huaih/xuoy | xuɒ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2) 同本义
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
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尔雅》
坤为黑。——《易·说卦》
黑气乃辱。——《素问·气交变大论》
郑公孙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公子黑肱。——《左传·昭公元报》
大夫黑弓,礼也。——《荀子·大略》
(3) 又如:黑气(黑色的水气);黑章(黑色的花纹);黑麻(黑色的胡麻);黑眸(黑色的眸子);黑斑(黑色的斑点);黑参参(黑乎乎)
(4) 昏暗无光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月黑见渔灯。——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诗
(5) 又如:黑处(暗处,光线不明的地方);黑狱(暗无日光的牢房);黑天黑地(天地一片漆黑);黑塔窟(昏暗的样子)
(6) 狠毒;象征反动,坏 。如:黑店;黑色恐怖(指无政府主义或恐怖主义者所进行的暗杀活动,或恐怖性的激烈行为);黑款(黑钱);黑爪(罪恶之手)
(7) 秘密,非法 。如:黑档子(以非法项目贪污米粮);黑楼子(暗娼户);黑经(暗中使歪点子);黑腥事(暗中干的凶残事)
(8) 突然而猛烈的 。如:黑风(暴风);黑浪(恶浪;巨浪;暴风浪)
(9) 比喻倒霉,不走运 。如:黑路上(运气不好;倒霉)
名词
(1) 黑色物质、物体
(2) 含有碳元素而且通常是主要成分的各种物质。如:炭黑;灯黑;黑星星(灰尘)
(3) 黑染料。如:酸性黑;直接黑;媒染黑
(4) 黑子,两人棋类游戏(如围棋)中黑色的棋子。如:执黑;黑白双丸(围棋子)
(5) 夜晚 。如:黑家白日(每日每夜;日日夜夜);黑赶(半夜起事;闹腾);黑个(方言。夜晚);黑车(夜行不点灯的车)
(6) 黑色黍米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襡、白、黑、形盐。——《左传》
(7) 黑色的猪羊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诗·小雅·大田》。毛传:“骍,牛也。黑,羊豕也。”
(8) 黑龙江省的简称
动词
(1) 把 放在隐蔽处,把…藏起来 。如:他把钱都黑起来了
(2) 说…的坏话,诽谤 。 如: 黑了良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7 [客英字典] het7 [沙头角腔] het7 hek7 [客语拼音字汇] hed5 [东莞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et7 [梅县腔] het8 [陆丰腔] het7 [宝安腔] h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黑 | 呼北 | 曉 | 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一等 | 曾 | 登 | hok/x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