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

huǎng yǎn [ huang yan]
注音 ㄏㄨㄤˇ 一ㄢˇ

词语释义

晃眼 huǎngyǎn

(1) 光线过强,刺得眼睛不舒服

摄影棚内强烈的灯光直晃眼
dazzle

(2) 比喻极短的时间;瞬间

刚才还看见他在这儿,怎么晃眼就不见了
in a twinkling

词语解释

  1. 耀眼。

    北周 庾信 《镜赋》:“朝光晃眼,早风吹面。”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月光﹞照得他们大衣襟上戴的那朵白花,特别地灿白晃眼。”

  2. 一转眼。

    克非 《春潮急》一:“翻过旧历年,晃眼春耕就要动手了嘛。”

  3. 眼睛一瞥。

引证解释

⒈ 耀眼。

北周庾信《镜赋》:“朝光晃眼,早风吹面。”
冰心《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月光﹞照得他们大衣襟上戴的那朵白花,特别地灿白晃眼。”

⒉ 一转眼。

克非《春潮急》一:“翻过旧历年,晃眼春耕就要动手了嘛。”

⒊ 眼睛一瞥。

晃眼的网络释义

晃眼

  • 晃眼 huǎngyǎn(1) [dazzle]∶光线过强,刺得眼睛不舒服摄影棚内强烈的灯光直晃眼(2) [in a twinkling]∶比喻极短的时间;瞬间刚才还看见他在这儿,怎么晃眼就不见了
  • 晃眼造句

    天清气朗,云花朵朵,高挂的日头明媚而不晃眼。
    一头精干的短发随意的歪着,身下的迷彩裤在阳光下有一种晃眼的感觉。
    空荡的教室留下了隐秘的空间,仍旧晃眼的阳光映射着温静的笑颜,向日葵仿佛真的随着太阳盛开。在一朵向日葵的中间,棋盘格的地方,杜晓风用黄色的粉笔写下了很小很小的字:对不起。
    黎明的黑暗一过,东方的天空变得如同架在柴火上越烤越热的煎饼鏊子,红彤彤得有点晃眼,清晨的薄雾混杂着早炊的轻烟悠悠的漂浮在半空。
    大街上行驶的车辆都不见了踪影,远处整栋亮着白灯的钢筋建筑,望得人直晃眼,仿似沉默坚定的偏执狂,冲破全部夜晚,覆压到近前。
    然后一晃眼,人长高了,力气变大了,但像电影里那样的勇气一直欠缺着。
    那是一种已经放弃了某种东西样的眼神。残留在我眼睛里的小路上那个影子重叠在那条没有见过的窗帘上面了。两点过后的阳光非常晃眼。现在终于都结束了,我心里想。我以为自己会落泪,却没有。我已经很久没有哭泣了。
    紧接着,熊倜就觉得眼前一晃眼,白衣男子就不见了,银光闪动,晃来晃去的,如骄阳下的小溪,熠熠闪光。
    最好是朝北面,光线均匀不晃眼。
    走廊的窗外,炎夏的光破窗而入,连着他的笑容都是这样晃眼。河唐先生。
    星星已经淡下去了,东方天边上开始放白了,这时候天际变化得很快,渐渐白得晃眼,接着从地平线上开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红纹。
    中考晃眼就过了,一帮孩子在结束了紧张的三年学习之后,迎来了近三个月的狂欢假期。
    当我置身于半坡腰那一大片油菜花田中时,我的心灵震动了。四野无尽的、灿烂晃眼的油菜花正默默地开放着。那一大片金黄的光泽,还有沁人心脾的馥郁芬芳的油菜花香,交织成了一幅美丽清新的诗画。
    那道士颔首一笑,也不见他如何作势,身子就如大鸟一般飞起,脚不点地,落下来时已在三丈开外的院墙上了,再一晃眼,就已消失不见。
    春去冬来,晃眼一过,如今的文博已经六岁之多。
    又一个半月,晃眼便过,但前路,仍然如遥无止境般,大山重重。
    在尾巴末屑,竖立着手臂般粗细的三根锐利骨刺,白森森的极为晃眼,相信以这头魔兽的力量,再配上这尖锐骨刺,就算是数尺厚的钢板也能被其一击而穿。
    不平散人与追魂散人对视一眼,两人霜鬓斑白,一晃眼,见面时双双已过六十耳顺之年,顿感韶华易逝,弹指一挥间,已是半百年身。
    清心睁开双眼,露水打湿了衣衫,望着眼前万丈深渊,一旁的飞天瀑布声涛声依旧,回想起昨天夜晚坐在这山顶之巅,一晃眼就是一夜过去了。
    清凉寺众僧跟桂轩一起战斗过,都已经有很深的感情,当下也跟着追了出来,只晃眼之间,那团青色人影已翻过了山坳。

    汉字详情

    huǎng,huàng [huang]
    部首: 429
    笔画: 10
    五笔: JI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FMU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huǎng

    形容词

    (1) (会意。从日,光亦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晃,明也。——《说文》

    晃,暉也。——《广雅·释言》

    天晃朗以弥高兮。——潘岳《秋兴赋》

    或晃朗而拓落。——左思《魏都赋》

    (3) 又如:晃烂(明亮有光彩);晃然(明亮的样子);晃朗(晃晃,明亮的样子);晃昱(明亮;辉煌)

    (4) 引申为美俊

    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打扮的特来晃。——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1) 照耀 。如:晃射(犹照射)

    (2) 一闪而过。闪电般地出现或来回经过 。如:一晃三载;虚晃一枪;有个人影一晃

    (3) 闪耀,使失去清晰视觉,使人目眩 。如:晃眼睛;晃耀

    晃曜(闪耀;辉映);晃荡(闪烁不定貌);晃子(幌子。表明所卖东西的标志)

    副词

    (1) 令人眼花缭乱地 。如:亮晃晃;明晃晃

    (2) 另见 huàng

    huàng

    动词

    (1) 摇动;摆动 。如:晃瓤(摇动得混浊了);晃漾(闪烁,闪动);摇头晃脑;晃曳(摇晃);晃晃(晃动,晃摇。摇动)

    (2) 游逛;闲逛 。如:晃来晃去;晃搭(游荡)

    (3) 特指向…点 或摇动 (如表示同意或温和的指责) 。如:不要向我晃指头;他的手在我的眼前晃了一下

    (4) 另见 huǎng

    英文翻译

    bright, dazzling; to sway,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宝安腔] fong3 [客英字典]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梅县腔] f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廣唐合上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x/huank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