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春日优美的景色。
春日植物柔软的枝条。
词语解释
春日优美的景色。
《魏书·程骏传》:“仰歌祖业,俯欣春柔。大哉肆眚,荡民百忧。”
春日植物柔软的枝条。
《宋史·乐志十五》:“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敛似羞。”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嗣音》:“问青青今日那还又,怕他人再折春柔。”
引证解释
⒈ 春日优美的景色。
引《魏书·程骏传》:“仰歌祖业,俯欣春柔。大哉肆眚,荡民百忧。”
⒉ 春日植物柔软的枝条。
引《宋史·乐志十五》:“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
宋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敛似羞。”
明梅鼎祚《玉合记·嗣音》:“问青青今日那还又,怕他人再折春柔。”
春柔的网络释义
春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 同本义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3) 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
(4) 男女情欲
有女怀春。——《诗·召南·野有死麕》
(5) 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奋药剂的线。淫秽物品)
(6) 指草木生长;花开放。常喻生机 。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春条的末稍);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
(7) 唐人呼酒为春 。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8) 泛指一年
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9) 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
(10) 春色;喜色 。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
(11)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 。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n1 [海陆丰腔] chun1 [客英字典] chun1 [陆丰腔] chun1 [东莞腔] cun1 [宝安腔]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沙头角腔] cun1 [台湾四县腔] c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春 | 昌脣 | 昌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tɕʰĭuĕn | chjyn/tcvi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2) 同本义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诗·小雅·小弁》
(3) 又如:柔木(柔软而又坚韧的木)
(4) 柔弱;细嫩
柔,弱也。——《广雅》
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
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草木枝叶柔韧);柔桑(嫩桑叶);柔稚(幼嫩)
(6) 柔软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
(7) 又如:柔滑如荑(柔荑);柔穰(柔软的穰草);柔暖(柔软温暖);柔腴(柔软丰满);柔钝(柔软而不锋利);柔毳(柔软的皮毛);柔革(柔软的皮革)
(8) 柔和;温和
柔而立。——《书·皋陶谟》。郑注:“性行和柔。”
柔而正。——《礼记·乐记》
其声和以柔。——《史记·乐书》
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管子·四时》
士不偏不党,柔而坚。——《吕氏春秋·士容》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
(9) 又如: 柔谨(温和恭谨);柔缓(温和宽厚);柔调(温和地调治);柔愿(温和朴实);柔慈(温和仁慈);柔雅(温和文雅);柔黄(嫩黄);柔良(柔顺善良);柔明(柔顺而聪明);柔合(柔顺弥合);柔讷(柔顺而不直言); 柔谦(柔和谦逊); 柔嘉(柔和美善);柔雌(柔和);柔仁(柔和而仁慈);柔心(性情柔和);柔奸(表面柔和而内心奸诈);柔气(气质柔和的人)
(10) 温柔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11) 又如:柔媚娇俏(温柔和顺,妩媚俏丽);柔婉(温柔);柔闲(温柔、娴淑);柔娥(温柔的美女);柔善(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柔淑(温柔贤淑);柔恶(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柔惠(温顺柔和);柔习(温顺驯服);柔慎(温顺谨慎);柔煦(驯顺)
(12) 软弱;柔弱
蚤见而心柔懦。——《韩非子·亡征》
(13) 又如:柔肤弱体(柔弱的身体);柔蔓(柔弱的藤蔓);柔靡(柔弱委靡);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柔柯(柔弱的枝条);柔脆(柔弱,软弱);柔桡(柔弱苗条)
(14) 柔美 。 如:柔妍(娇柔秀丽);柔艳(柔美的花);柔纤(柔美纤巧);柔颜(柔嫩的容颜);柔情绰态(柔美的情态);柔乡(女色迷人之境);柔握(柔美的手)
动词
(1) 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柔远能迩。——《书·舜典》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2) 又如:柔远(安抚远人或远方邦国);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柔软绥怀(安抚外方归顺者);柔远镇迩(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3) 通过加工使变软
柔其肉。——《礼记·内则》
(4) 又如:柔麻;柔融(溶化使柔软)
(5) 润泽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国语·郑语》
厉利剑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说山》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朝· 梁· 江淹《迎送神升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u2 ju2 [海陆丰腔] riu2 [东莞腔] jiu2 [宝安腔] ju2 (j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柔 | 耳由 | 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nju/rou | nʑ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