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hūn mí [ hun mi]
注音 ㄏㄨㄣ ㄇ一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昏迷 hūnmí

(1)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

昏迷不醒
stupor,coma

(2) 昏暗糊涂

昏迷不恭
blurred

词语解释

  1. 愚昧;糊涂。

    《书·大禹谟》:“蠢兹 有苗 ,昏迷不恭。” 唐 陆贽 《论淮西水损处请遣宣慰使状》:“率土之内,莫非王臣,或有昏迷不龚,是由教化未至。”《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 赵王 一向昏迷,惟 郭开 之言是听,到此危急之际,益无主持,遂依其言。”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这在文脉上十分明晰,但因为在这一问一答的中间插进了 伯夷 叔齐 的传说在里面,这把古今来的注疏家、批评家便完全弄昏迷了。”

  2. 迷糊;神志不清。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语怪》:“其人指蟒卧案下,遂携鎗执火,潜入帐内。觉又奔之,即燃鎗轰击,响震远近,其人昏迷伏地矣。”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常飞 ﹞停了好一阵,仿佛突然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

  3. 沉迷,沉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於其説。”《英烈传》第一回:“ 顺帝 只知昏迷酒色,那里晓得外面的灾异。”

  4. 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

    宋 苏舜钦 《诣匦疏》:“凡朝廷政教昏迷,下受其弊。”

  5. 昏暗迷茫。

    《西游记》第五十回:“若遇大江昏迷,蜃现此势。”《英烈传》第二二回:“儻或雨云坠地,恍如长夜昏迷。”

引证解释

⒈ 愚昧;糊涂。

《书·大禹谟》:“蠢兹有苗,昏迷不恭。”
唐陆贽《论淮西水损处请遣宣慰使状》:“率土之内,莫非王臣,或有昏迷不龚,是由教化未至。”
《东周列国志》第一〇六回:“赵王一向昏迷,惟郭开之言是听,到此危急之际,益无主持,遂依其言。”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这在文脉上十分明晰,但因为在这一问一答的中间插进了伯夷叔齐的传说在里面,这把古今来的注疏家、批评家便完全弄昏迷了。”

⒉ 迷糊;神志不清。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
宋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语怪》:“其人指蟒卧案下,遂携鎗执火,潜入帐内。觉又奔之,即燃鎗轰击,响震远近,其人昏迷伏地矣。”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常飞﹞停了好一阵,仿佛突然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

⒊ 沉迷,沉醉。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於其説。”
《英烈传》第一回:“顺帝只知昏迷酒色,那里晓得外面的灾异。”

⒋ 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

宋苏舜钦《诣匦疏》:“凡朝廷政教昏迷,下受其弊。”

⒌ 昏暗迷茫。

《西游记》第五十回:“若遇大江昏迷,蜃现此势。”
《英烈传》第二二回:“儻或雨云坠地,恍如长夜昏迷。”

昏迷的国语词典

思绪昏乱迷惘。

昏迷的网络释义

昏迷

  • 《昏迷》是2006年7月韩国OCN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五集电视电影。由 孔水昌执导,李世恩、林元熙、李英真、李振宪、车秀妍等主演。
  • 该片讲述了五个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的5个恐怖故事,一切都源于10年前发生在医院里的少女失踪案。
  • 昏迷 医疗百科

  • 昏迷,指愚昧;糊涂;迷糊;神志不清。语出《书·大禹谟》:“蠢兹有苗 ,昏迷不恭。”
  • 昏迷的翻译

    英语: to lose consciousness, to be in a coma, stupor, coma, stunned, disoriented
    德语: Koma (S)​, bewusstlos (Adj)​
    法语: coma, perdre connaissance

    昏迷造句

    弟弟发了高烧,一个下午都是昏迷不醒。
    他现在昏迷了,并且手无寸铁,没必要杀死他。
    受伤的战士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了。
    那个病人已昏迷三天了。
    她昏迷不醒已经好几天了,大家都很为她担心。
    母亲入院后,一直昏迷不醒,子女几个床前守候,坐不窥堂,不敢离开一步。
    昏迷了一百多天的植物人终于醒过来了。
    他受伤后,一直处在昏迷状态。
    昏迷了员猿园天的植物人终于醒过来了。
    他的爷爷已经昏迷了七天七夜,在刘医生的医治下,终于起死回生了。
    已经三天了,病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奶奶病得很重,有时昏迷,有时清醒。
    经过紧急抢救,病人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了。
    不知道你爸爸是什么部位受伤,脑外伤昏迷是否能醒过来和受伤位置,出血量,手术时机有很大关系。
    真的好高兴你醒过来了,你可以知道你昏迷了有那么一段时间了,真是让人担心。
    星期天一大早,李大妈挎着篮子去街上买菜,却被一辆超速行驶的摩托车撞倒,昏迷不醒,真是祸从天降啊!
    救护车还没停稳,护士们就迫不及待地抬着昏迷不醒的老爷爷向医院急诊室奔去。
    住院的柴老师几天来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
    出事三天了,他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希望过多、喜欢错综复杂的人,通常处于昏迷的危险中。

    汉字详情

    hūn [hun]
    部首: 430
    笔画: 8
    五笔: QAJF
    五行:
    仓颉: HPA
    四角: 72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日,从氐( )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昏,日冥也。——《说文》

    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

    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

    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

    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形容词

    (1) 引申为昏暗;无光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3) 目不明;昏花 。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4) 昏聩;糊涂

    昏迷不恭。——《书·大禹漠》

    我独若昏。——《老子》

    远我昏乎?——《庄子·在宥》

    昏微遵迹。——《楚辞·天问》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乱、黑暗

    昏椓靡共。——《诗·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8) 斑驳难辨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

    动词

    (1) 昏迷;失去知觉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晕(昏迷)

    (3) 婚礼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5) 惑乱;迷惑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如:昏札(夭亡,夭折)

    英文翻译

    dusk, nightfall, twilight,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东莞腔] fun1 [海陆丰腔] fun1 [梅县腔] fun1 [陆丰腔] fun1 [客英字典] fun1 [沙头角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台湾四县腔] fun1 [宝安腔] f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昆平聲合口一等xuənhuon/xuon
    [m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OP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D
    四角: 39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名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英文翻译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2 [陆丰腔] mi3 [沙头角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东莞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梅县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宝安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兮齊開平聲開口四等mieime/mei

    昏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