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椓
词语释义
阉人。
词语解释
阉人。
《诗·大雅·召旻》:“蟊贼内訌,昏椓靡共。” 郑玄 笺:“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椓毁阴者也。” 唐 陈子昂 《汉州洛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地有圣帝抚令君,遭暴昏椓惸寡纷,民户流散日月曛。”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南京科道》:“ 宪庙 初政,昏椓尤张,在朝无敢公言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这些蟊贼昏椓的混账亡八蛋当然也就是上面所指的一些强盗鸱枭。”一说,椓,通“ 諑 ”。昏椓,谓昏乱谗谤。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卷二七、 陈子展 《诗经直解》卷二五。
引证解释
⒈ 阉人。一说,椓,通“諑”。昏椓,谓昏乱谗谤。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七、 陈子展《诗经直解》卷二五。
引《诗·大雅·召旻》:“蟊贼内訌,昏椓靡共。”
郑玄笺:“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椓毁阴者也。”
唐陈子昂《汉州洛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地有圣帝抚令君,遭暴昏椓惸寡纷,民户流散日月曛。”
明黄瑜《双槐岁钞·南京科道》:“宪庙初政,昏椓尤张,在朝无敢公言者。”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这些蟊贼昏椓的混账亡八蛋当然也就是上面所指的一些强盗鸱枭。”
昏椓的国语词典
太监、阉人。
昏椓的网络释义
昏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日,从氐(
)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昏,日冥也。——《说文》
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
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
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
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形容词
(1) 引申为昏暗;无光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3) 目不明;昏花 。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4) 昏聩;糊涂
昏迷不恭。——《书·大禹漠》
我独若昏。——《老子》
远我昏乎?——《庄子·在宥》
昏微遵迹。——《楚辞·天问》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乱、黑暗
昏椓靡共。——《诗·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8) 斑驳难辨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
动词
(1) 昏迷;失去知觉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晕(昏迷)
(3) 婚礼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5) 惑乱;迷惑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如:昏札(夭亡,夭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un1 [海陆丰腔] fun1 [梅县腔] fun1 [陆丰腔] fun1 [客英字典] fun1 [沙头角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台湾四县腔] fun1 [宝安腔] f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昏 | 呼昆 | 曉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xuən | huon/xu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敲;捶
椓,击也。从木,豖声。——《说文》
椓,椎也。——《广雅》
椓之丁丁。——《诗·召南·兔罝》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小雅·斯干》
(2) 又如:椓壁(在墙壁上钉桩);椓船(钉木桩以拴船);椓斛(叩斛。使所盛谷物下陷,以便多盛);椓蠡(砸开螺壳,生食其肉)
(3) 毁坏;伤害
民今之无禄,天天是椓。——《诗·小雅·正月》
一呷之药,椓我天民。——《清朝野史大观》
(4) 又如:椓毁(毁坏);椓丧(遭受伤害);椓破(摧残破坏)
(5) 宫刑
杀戮无辜,爱始淫为劓、刵、椓、黥。——《书·吕刑》。孔传:“截人耳鼻,椓阴黥面。”
(6) 又如:椓阴(宫刑);椓窃(掩闭女子阴门的宫刑)
(7) 告发,攻讦
卫侯辞以难, 太子又使椓之。——《左传·哀公十七年》。 杜预注:“椓,诉。” 杨伯峻注:“此言 太子庆疾于 赵鞅使者前毁谤 中伤其父。”
名词
阉人,割了生殖器的男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og5 [海陆丰腔] dok7 [客英字典] dok7 [台湾四县腔] dok7 [梅县腔] do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