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饬
繁体
明飭
注音
ㄇ一ㄥˊ ㄔˋ
词语释义
同“明敕”。
词语解释
同“ 明敕 ”。《汉书·循吏传·黄霸》:“宜令贵臣明飭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 清 管同 《楚昭王论》:“夫苟君臣不忘仇讎,则必明飭政刑以肃纪纲。”
引证解释
⒈ 同“明敕”。
引《汉书·循吏传·黄霸》:“宜令贵臣明飭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
清管同《楚昭王论》:“夫苟君臣不忘仇讎,则必明飭政刑以肃纪纲。”
明饬的网络释义
明饬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明 | 武兵 | 明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mieng/myang | mĭɐ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力,食声。本义:修整,整治)
(2) 同本义
饬,致坚也。——《说文》
周军饬垒。——《国语·吴语》。注:“治也。”
饬曲岸之际。——《淮南子·本纪》
戎车既饬。——《诗·小雅·六月》
(3) 又如:整饬;饬装(整备行装);饬兵(整顿军队)
(4) 命令 。如:饬差(责令派人);饬知(上级官署给属官的告谕公文);饬查(命令下属调查)
(5) 告诫。通“敕”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史记·五帝本纪》
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说苑·修文》
双饬众官,各慎其职。——《汉书·五行志上》
欲令戒饬。——《汉书·杨恽传》
(6) 又如:饬厉(告诫勉励。也作敕厉);饬勉(告诫勉励)
(7) 指责 。如:饬责(斥责)
形容词
(1) 谨慎;恭敬
饬者,谨也,敬也。——《匡缪正俗》八
(2) 又如:饬备(谨慎防备);饬愿(谨慎诚实)
英文翻译
order; command; give comm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