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 míng cháo ] :
〈名〉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
[ míng zhāo ] :
〈名〉明天。
词语解释
清晨。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復更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且归去,你明朝却送我丈夫归来则个。” 潘漠华 《三月五夜》诗:“明朝将离去,为了你,又停留一天。”
以后,将来。
五代 齐己 《感时》诗:“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明朝倘许同栖泊,便拟飞随白鹤还。”
盛明之朝。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宋 王禹偁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乘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宋 叶适 《再申省状》:“惟欲乞身暮景,得谢明朝。”
引证解释
⒈ 清晨。
引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⒉ 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引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復更出。”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且归去,你明朝却送我丈夫归来则个。”
潘漠华《三月五夜》诗:“明朝将离去,为了你,又停留一天。”
⒊ 以后,将来。
引五代齐己《感时》诗:“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明高启《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明朝倘许同栖泊,便拟飞随白鹤还。”
⒋ 盛明之朝。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引宋王禹偁《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乘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宋叶适《再申省状》:“惟欲乞身暮景,得谢明朝。”
明朝的国语词典
明天早晨。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唐.杜甫〈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试问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明朝的网络释义
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明朝,有两个读音:(1)ming zhao,含义是:清晨、明天、以后。
(2)ming chao,含义是:诗文中指代作者所在的朝代(本朝);指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
明朝 (汉语词语)
明朝的翻译
明朝造句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明 | 武兵 | 明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mieng/myang | mĭɐŋ |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本义:早晨)(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名词
(1) 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史记·萧相国世家》
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朝国(朝廷,国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礼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3) 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杂句》
(4) 又如:唐朝;清朝
(5) 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杜甫《蜀相》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6) 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7) 政府 。如:朝官;朝奉(原为宋代官名,后通称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8) 朝政,国家大事 。如:不听朝;朝柄(朝政的权柄)
(9)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介词
(1) 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唐·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2) 又如:朝前看;大门朝东开;应该朝好的方面想
(3) 另见
zhāo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 同本义
朝,旦也。——《说文》
朝,早也。——《尔雅·释诂》
自朝至于日中。——《书·无逸》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歌夜弦。(弦:弹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穷苦,早上挣到钱,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乌(同“朝夕鸟”。朝去暮归的乌鸦);朝夕相处(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旦;朝不及夕(极言处境危急);朝升暮合(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早被誉为伯夷,晚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朝欢暮乐(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朝市(早市)
(4) 早餐 。如:朝舗(早晨餐食)
(5) 指短时间 。如:朝旦;朝昔;朝昼
(6) 日;天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又如:今朝;明朝
(8) 姓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au1 chau2 [宝安腔] cau2 |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zeu1 [沙头角腔] cau2 zau1 [台湾四县腔] cau2 zeu1 ceu2 [客英字典] zhau1 chau2 cheu1 cheu2 [海陆丰腔] zhau1 chau2 [东莞腔] zau1 cau2 [陆丰腔] chau3 zhau1 [梅县腔] c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朝 | 陟遙 | 知 | 宵B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B | ţĭɛu | trieu/ty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