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言大府、官府。
《管子·君臣上》:“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 尹知章 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汉 魏 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
《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 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前书》 韩延寿 ,为 东郡 太守,门卒谓之明府,亦其义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
汉 亦有以“明府”称县令, 唐 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后汉书·吴祐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 王先谦 集解引 沉钦韩 曰:“县令为明府,始见於此。” 唐 杜甫 《北邻》诗:“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其餘某太守、某司马、某明府、某少尹,不一而足。”参见“ 明廷 ”。
犹言证明人。
《说郛》卷五八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明府》:“明府之职,前辈极为重难,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隻。”《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这不好;你去请了 金亮公 来,咱屋里查点,叫他外头上单子,也是个明府。”《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我五更起来梳了头,央 刘嫂子 做个明府,我就拜二位为师。”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大府、官府。
引《管子·君臣上》:“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
尹知章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⒉ 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
引《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 《前书》韩延寿,为东郡太守,门卒谓之明府,亦其义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曰:‘明府正为眼尔。’”
⒊ 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 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参见“明廷”。
引《后汉书·吴祐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
王先谦集解引沉钦韩曰:“县令为明府,始见於此。”
唐杜甫《北邻》诗:“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金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其餘某太守、某司马、某明府、某少尹,不一而足。”
⒋ 犹言证明人。
引《说郛》卷五八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明府》:“明府之职,前辈极为重难,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隻。”
《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这不好;你去请了金亮公来,咱屋里查点,叫他外头上单子,也是个明府。”
《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我五更起来梳了头,央刘嫂子做个明府,我就拜二位为师。”
明府的国语词典
官府。
明府的网络释义
明府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明 | 武兵 | 明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mieng/myang | mĭɐ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2) 同本义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动词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3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东莞腔] fu3 [海陆丰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甫 | 方矩 | 幫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x/piuu | p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