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

míng yù [ ming yu]
注音 ㄇ一ㄥˊ ㄩˋ

词语释义

明喻 míngyù

(1)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simile

词语解释

  1. 明白的比方。

    唐 元稹 《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2. 明白地说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

  3. 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 鲁迅 的杂文似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引证解释

⒈ 明白的比方。

唐元稹《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⒉ 明白地说出。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

⒊ 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的杂文似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明喻的国语词典

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

明喻的网络释义

明喻

  • 明喻(Simile),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 明喻的翻译

    英语: simile
    德语: Gleichnis (S)​

    明喻造句

    预习了吗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谁给这篇课文分个段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
    明喻、隐喻、转喻和提喻,其共同点就是“喻”。
    作一个丝毫不差的明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于隐喻本身的界定,厘清隐喻与明喻、换喻的内涵,探寻隐喻与真、思、美之间的关系,是展开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的理论前提。
    隐喻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和意译法。
    利用明喻、暗喻方法可以帮你快速总结零散内容,切中要点。
    回想战争,我能给予你们一个明喻的说法。
    想一想杰弗里哈特曼关于弥尔顿的明喻写的文章。
    明喻是常用的修辞术,也很好用,但是像连珠炮式的比喻与其说是富有启发性,不如说是在转移注意力。
    我们可以称这些为观察类的明喻,你们会发现它们一一都在讲稿上列出来了。
    不过这是我已经给予你们的明喻。
    然而,经济模型不是一幅准确的蓝图,而是一个分析的明喻。
    换言之,用我刚提到的明喻来表示,石头必须推开。
    软件可以暗喻、明喻、影射以及口头吗?
    伽利略在这个明喻中出现了,但明显他对于,这个对比的整体目的来讲是可有可无的。
    然后我们又看到落叶的明喻,在这里作者将堕落的天使比作了落叶,并且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以色列人的形象。
    使用陈腐的暗喻、明喻和习语,你省了不少思考的力气,代价是你的意义的模糊,不仅对读者,也对你自己模糊。
    大家都同意弥尔顿想要通过这些直白的明喻,来教育这首诗的读者。
    也可能是一个意象,一个对比,在不同之物中寻找到的相同点,而这也是隐喻和明喻的内涵。
    这首诗看起来不同于往常地,对明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所自知。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
    [y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OMN
    四角: 68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 同本义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

    (3) 晓喻;开导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4)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5) 知晓;明白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6)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7) 比喻

    罕譬而喻。——《礼记·学记》

    在于早谕教。——《汉书·贾谊传》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8)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英文翻译

    metaphor, analogy; example; 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 客家话:[陆丰腔] ji5 [梅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戍去聲合口三等jĭujyoh/j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