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

míng qián [ ming qian]
注音 ㄇ一ㄥˊ ㄑ一ㄢˊ

词语释义

绿茶的一种。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词语解释

  1. 绿茶的一种。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鲁迅日记二十·二月》:“赠 内山 明前一斤。”

引证解释

⒈ 绿茶的一种。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鲁迅日记二十·二月》:“赠内山明前一斤。”

明前的国语词典

一种绿茶。清明节前采取的细嫩芽尖制成。

明前造句

我请你喝好茶吧,明前采摘的碧螺春!
我曾经爱过的男孩,有着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明前雨后
理想像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像扬起的帆一样,引领我们朝着目的地起航!
因此,具有光明前途的新内阁带来了希望。
这项工作是一个能够带来大量的自我满意度和自豪感,这是一个具有非常光明前途的事业。
卯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最疲倦之时,如果此时发动夜袭,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更大的战果。
他备受看好,及至廉署把他拘捕,人们仍不相信他会知法犯法,亲手毁掉自己的光明前程。
原本朴实的他,受不了都会纸醉金迷的诱惑,赔上了光明前途。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沉的,黄昏若是逢魔时刻,黎明之前便是暗夜之中妖魔恶鬼游荡的时候。青青的悠然。
不过布兰丹?史密斯写道,工会组织与其努力保留过时的生产“油老虎”的工作,其实更应考虑具有光明前途的“绿领”工作。
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确,因为我们是有光明前途的势力。
好男儿志在四方,有理想有事业。好男人潇洒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好丈夫心胸开明,疼老婆敬老人。好爸爸言教身传,为子女铺垫光明前途的基石。男人节:愿大老爷们喜乐开怀!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夏威夷人能在黎明前的凌晨时分看到南十字星,也叫做南十字星座。
虽然工作是一种约束,但也是一种幸福。免不了忙碌,少不了关注,工作也是上天的眷顾。烦心时向朋友倾诉,抹去阴霾自有光明前途。祝你周末快乐。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我可爱又可敬的爸爸,在我心中您永远是那个为我指明前进方向的明灯,祝您父亲节快乐!
不闻不问会引发信任危机。当你在不明前因后果的情况下随便挑两个句子说事儿,你总是会往最坏处想。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一颗红豆,寄托对你无尽的思念;种一颗绿豆,提前送你夏日的清凉。种下祝福,收获友谊;种下牵挂,收获平安。预祝清明快乐。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说,现在光缆广泛使用,如果没有高锟的发明,现在的一米光纤的作用需要发明前用数十亿米光纤才能达到。
新娘妆拌完成后,长者按照最后一道程式用红布盖上新娘的头部,磕拜完父母亲,之后乘黎明前的夜色出门了。
广州翻译公司:我坐下来,暗自哭出了泪水,这是人们为悼念黎明前逝去的人都流过的泪。逝者被险恶的大地夺去了生命,大地是我们的母亲。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
qián [qian]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E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LN
四角: 80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名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形容词

(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英文翻译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ci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东莞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海陆丰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陆丰腔] tsian3
◎ 潮州话:zoiⁿ5 [揭阳、潮阳]zaiⁿ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zʰienzen/d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