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菹

chāng zū [ chang zu]
注音 ㄔㄤ ㄗㄨ

词语释义

亦作'昌葅'。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周天子使周公阅聘鲁,鲁君飨之昌菹等物,示旌表其功德。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据传周文王嗜昌菹,仲尼食之以取味。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

词语解释

  1. 亦作“ 昌葅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

    周 天子使 周公阅 聘 鲁 , 鲁 君飨之昌菹等物,示旌表其功德。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参见“ 昌歜 ”。

  2.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据传 周文王 嗜昌菹, 仲尼 食之以取味。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

    《梁书·文学传下·伏挺》:“事等昌菹,谬彼偏嗜,是用不羞固陋,无惮龙门。”参见“ 昌蒲菹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昌葅”。

⒉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 周天子使周公阅聘鲁,鲁君飨之昌菹等物,示旌表其功德。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参见“昌歜”。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

⒊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据传周文王嗜昌菹, 仲尼食之以取味。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参见“昌蒲菹”。

《梁书·文学传下·伏挺》:“事等昌菹,谬彼偏嗜,是用不羞固陋,无惮龙门。”

昌菹的网络释义

昌菹

  • “昌菹”亦作“ 昌葅 ”意思:
  • 菖蒲根的腌制品。
  • (2).菖蒲根的腌制品。
  • 汉字详情

    chāng [cha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A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2) 同本义

    昌,美言也。——《说文》

    禹拜昌言。——《书·大禹谟》

    (3) 又如:昌言(正直的善言、好话);昌教(善美的教化)

    (4) 兴旺发达,与“亡”相对

    邦乃其昌。——《书·仲虺之诰》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昌瑞(昌盛祥瑞);昌乐(兴盛安乐)

    (6) 光;光明

    一曰日光。诗曰:东方昌昌。——《说文》

    (7) 又如:昌晖(光明);昌华(光华)

    (8) 壮大;美好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诗·齐风·猗嗟》

    (9) 又如:昌大(盛大);昌化(大的恩泽);昌世(太平盛世)

    名词

    (1) 生物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释文:“百昌,犹百物也。”

    (2) 通“菖”。

    (3) 又如:昌本(菖蒲根);昌羊(即菖蒲)

    英文翻译

    light of sun; good, 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东莞腔] cong1 [陆丰腔] chong1 [梅县腔]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宝安腔] cong1 [客英字典] chong1 [海陆丰腔] ch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hjang/tcangtɕʰĭaŋ
    zū,jù [zu,ju]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IEG
    五行:
    仓颉: TEBM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沮( )声。本义;腌菜)

    (2) 同本义

    菹,酢菜也。——《说文》。字亦作葅。

    水草之菹。——《礼记·祭统》

    七菹。——《周礼·醢人》

    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周礼》

    (3) 又如:菹醢(盐腌的野菜、肉酱);菹酱(葅酱。酱菜)

    (4) 枯干的草

    请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管子·轻重甲》

    (5) 又如:菹笠(用茅草编织的笠);菹薪(枯槁的草木;柴草)

    (6) 草席 。如:菹稭(葅稭。用农作物茎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7) 肉酱

    麋鹿为菹。——《礼记·内则》

    (8) 又如:菹脍(鱼肉酱);

    (9) 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纽菹之兽。——《穆天子传》。注:“吴人呼田猎茸草地曰菹。”

    (10) 又如:菹泽(水草繁茂的沼泽地);菹薮(水草繁茂的湖泽)

    动词

    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菹其骨肉于市。——《汉书·刑法志》

    英文翻译

    salted or pickled vegetable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1 [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魚平聲開口三等ʧĭocrio/t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