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仲

kūn zhòng [ kun zhong]
注音 ㄎㄨㄣ ㄓㄨㄥ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词语解释

  1.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父讳 贄 ,通经及第。娶 江夏 黄夫人 ,贤而生先生,无昆仲姊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 俶 循走,叩头泣谢。”《镜花缘》第十一回:“ 唐敖 问起 吴 氏昆仲事业,原来都是閒散进士。” 郁达夫 《自述诗》之三:“ 王筠 昆仲皆良璞,久矣名扬 浙水 滨。”

引证解释

⒈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唐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父讳贄,通经及第。娶江夏黄夫人,贤而生先生,无昆仲姊妹。”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遣太宗与俶叙齿为昆仲, 俶循走,叩头泣谢。”
《镜花缘》第十一回:“唐敖问起吴氏昆仲事业,原来都是閒散进士。”
郁达夫《自述诗》之三:“王筠昆仲皆良璞,久矣名扬浙水滨。”

昆仲的国语词典

兄弟。

昆仲的网络释义

昆仲

  • 昆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ūn zhòng,是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胞兄。仲则是弟弟的意思。 昆仲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另外,古代用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出自《仪礼·丧服》,
  • 昆仲的翻译

    英语: (literary)​ brothers, elder and younger brother
    德语: Brüder, Gebrüder (S, Gesch)​
    法语: Brother

    昆仲造句

    诶,公瑾,你我总角相交,昆仲之情,何必拘泥于世俗礼法。
    我刚才听陈大哥说,似乎有些不开眼的小毛贼对贤昆仲不敬?
    继之,贤昆仲俩携手创建慈山财经中专学校,与慈山学校共同构成别具特色的慈山学园。
    苏八娘放心不下妹妹,告声罪,说要去给二位昆仲收拾房间,便也往后宅了。
    朕自涿郡与卿等之父结异姓之交,亲如骨肉;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共报父仇;奈何自相争竞,失其大义!父丧未远而犹如此,况日后乎?
    哈哈哈哈,原来是江氏昆仲啊!不知道四位夜入冯府,是何用意啊?
    阴山派号称雍州大派,门下弟子试炼也多半绕着天山走,怎么今天贤昆仲有空上我们峨眉这益州小镇闲逛呢?
    云剑练过非雪凌波步,他已瞧出铁氏昆仲已经瞧瞧站好脚步。
    那柴氏昆仲也点头称是,在旁一齐夸赞,慌得石越连忙说“不敢”。
    尤以宋子文、宋子良昆仲海念之情,最为挚切。
    刘建侯老伯为主讲文正书院的刘介臣先生之后裔,与昭阳大儒刘子吉先生为昆仲,任塾师时已誉满东皋,不幸年逾不惑后即溘逝。
    新图书馆继续挂牌“瑞南棠图书馆”,以彰扬陈灼瑞先生贤昆仲的爱国之心、桑梓之情。
    钟氏贤昆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
    刘备兵败失地,尚有马氏贤昆仲不离不弃,可见天不弃我!
    孟芈的席位距离三位太后并不远,不过以她的身份还没资格参与到太后们之间的口角里来,所以孟芈又看向了吕氏下首的熊氏昆仲。
    风雨同担,悲喜相承,明月夕夕照我心。范张鸡黍,策瑜昆仲,自古便同今。
    这是吴氏昆仲,都是练气八层修为,但精于联手之术,联手之下实力比九层修士还强。
    那个粉衣女子,的确不是寻常人物,倪氏昆仲,你们怎么着的道儿?

    汉字详情

    kūn [kun]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X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PP
    四角: 60712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jiū)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

    (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名词

    (1)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形容词

    (1) 众多,诸多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descend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东莞腔] kun1 [宝安腔] kun1 [梅县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陆丰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沙头角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渾平聲合口一等kuonkuən
    zhòng [zhong]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K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252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2) 同本义

    仲,中也。——《说文》

    仲,中也,言位在中也。——《释名》

    伯其甫、仲、叔、季惟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十以伯仲,周道也。——《礼记·檀弓》。按,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 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

    孰与仲多。——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仲子(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4) 假借为中。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

    以殷仲春。——《书·尧典》

    律中仲吕。——《礼记·月令》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

    (5) 又如: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仲商(即仲秋);仲阳(即仲春);仲吕(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

    英文翻译

    middle brother; go between, mediator;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g5 [海陆丰腔] chung5 [客语拼音字汇] cung4 [梅县腔] chung5 [东莞腔] zung3 [客英字典] chung5 [宝安腔] cung3 [陆丰腔] chu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衆東三去聲開口三等driungh/diunqɖʰĭuŋ

    昆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