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

áng shǒu [ ang shou]
注音 ㄤˊ ㄕㄡ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仰着头。

词语解释

  1. 仰着头。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茅盾 《子夜》十:“他昂首四顾,觉得自己并不渺小,而且绝不孤立。”

引证解释

⒈ 仰着头。

元周伯琦《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
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茅盾《子夜》十:“他昂首四顾,觉得自己并不渺小,而且绝不孤立。”

昂首的国语词典

抬头。《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也作「昂头」。

昂首的网络释义

昂首

  • 昂首,指仰着头。
  • 语出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
  • 昂首的翻译

    英语: head high, in high spirits, to raise one's head (e.g. of neighing horse)​
    德语: den Kopf aufrecht halten, erhobenen Hauptes (V)​
    法语: la tête haute

    昂首造句

    一队骆驼在沙漠上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
    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
    队伍昂首阔步地跨过了长江大桥。
    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天外。
    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整株花昂首挺胸,如同打了胜仗的将军。
    沙漠上,一队骆驼昂首阔步向前走去。
    昂首仰望天空,满天的星星闪耀着。
    窗外小花坛里的青草,却总是昂首挺立。
    门一打开就看他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
    我们昂首阔步地前进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面对敌人的枪口,王若飞昂首挺立,宁死不屈。
    他走路昂首挺胸,像战胜归来的将军似的。
    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望天。
    战士们排成方阵,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首长的检阅。
    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将有能力昂首挺胸力挽狂澜。
    他们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昂首伸眉地回来了。
    正是他们齐聚在共产主义红旗下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让中华民族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当他昂首挺胸漫步在舞台上,几乎看不出步履艰难及传说中的可怜相。
    荷叶茎的上面是很嫩的绿叶,绿的那么新鲜,那荷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伞,有的像一个个大圆盘,还有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透过荷叶的缝隙,只见一根根带着刺儿的茎在水上昂首挺胸。

    汉字详情

    áng [a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Q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HVL
    四角: 6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2) 同本义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3)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4) 高,升高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5) 抬高物价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形容词

    (1) 高(与“低”相对) 。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英文翻译

    rise, raise; proud, bold; up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g4 ngong5
    ◎ 客家话:[梅县腔] ngong1 [台湾四县腔] ngong1 ngo5 [客英字典] ngong1 [宝安腔] ngong2 ngong1 [东莞腔] ngong2 [海陆丰腔] ngong1 ngo5 [客语拼音字汇] ng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岡唐開平聲開口一等ngangŋɑŋ
    shǒu [shou]
    部首: 905
    笔画: 9
    五笔: UTH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HBU
    四角: 8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形容词

    (1) 第一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动词

    (1) 告发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副词

    (1) 最早;首先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量词

    一篇 。如:唐诗三百首

    英文翻译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3 [陆丰腔] shi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ii3 [梅县腔] shu3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 潮州话:s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sjux/sjovɕ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