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赦

wú shè [ wu she]
繁体 無赦
注音 ㄨˊ ㄕㄜˋ

词语释义

不宽免罪罚。

词语解释

  1. 不宽免罪罚。

    《书·康诰》:“乃其速由 文王 作罚,刑兹无赦。”《淮南子·时则训》:“刑杀无赦,虽有盛尊之亲,断以法度。”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 石碏 之割爱以灭亲。”

引证解释

⒈ 不宽免罪罚。

《书·康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淮南子·时则训》:“刑杀无赦,虽有盛尊之亲,断以法度。”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石碏之割爱以灭亲。”

无赦的网络释义

无赦

  • 无赦是汉语词语,释义是不宽免罪罚。
  • 无赦造句

    的一道剑光闪过,地上齐齐整整被画出一条直线,他森然说道“过此线者,杀无赦!”。
    亲自写了安民告示让小校到城内各处张贴,同时传令三军“众将士在城内务必秋毫无犯,违者杀无赦!”。
    回去告诉黎天钧,但凡我罗霸刀还活着,你肃州黎家的人只要踏足丰州,杀无赦!
    俞国振拔出了刀凡阻碍华夏前进者,皆杀无赦!
    犯我中华民族利益之外寇,杀无赦!损我中华民族利益之内贼,杀无赦!
    东西两洋,欧亚两洲,只手擎之不为重,吾将举天下之士,席卷囊括于座下,而不毛者,犹将深入。尧舜假仁,汤武假义,此心薄之而不为。吾将强天下之人,拜手稽首于阙下,有不从者,杀之无赦。
    挡在我等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都罪无可赦,所以杀无赦。何人可定我等之罪,我等无罪可赦。无措仓皇。
    陈清,你是罪臣,也就是个犯人,皇上是你说要见就见的吗?皇上对本官已有亲谕,只要陈府有人反抗,可立斩决,杀无赦。
    不待陈凡开口自报姓名,一名练筋三层的喽啰从山道上走下来,拔出崭亮的钢刀道“擅闯我黑山寨者,杀无赦!”。
    弃我去者,乱我心者,杀无赦。
    有到柳下惠墓地采樵者,死无赦。
    好,命令众军立即展开搜索,如有抗捕者——杀无赦!
    蓦地,坡下远方的道路,传来密集如雷的马蹄声,和一声声粗暴的呼叱声“弟兄们,加快速度,必须尽快追上那小子,胆敢冒犯掠奴团者,杀无赦!”。
    唐周浮现出得意的笑容,瞧着困兽犹斗的二十来名太平道徒,放弃了劝降的想法“杀无赦!”。
    奉天承运,小子诏曰:除夕已到,各家必须贴春联辞旧岁,放鞭炮贺新年,燃花烛祭祖宗,包水饺庆丰收。如有不遵者,以鸡代首,杀无赦!钦此!
    之所以还没有发生溃乱的现象,也还是因为建奴军队军纪严酷,临阵脱逃杀无赦,还不如拼死搏斗,说不定还能有个活路。
    某人过年前夕买了一大桶好酒放在户外。第二天他发现酒少了,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第三天,就又少了,他又贴了‘偷酒者杀无赦’。第四天,酒还是被偷。朋友知道了此事说:你不会在酒桶上贴上‘尿桶’二字,看谁还偷喝!”他觉得挺有道理,就照办了。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
    军法必须严苛,令出必行,一旦龙胆营有人滋扰百姓的话,情况严重就杀无赦。
    将里面的所有贵重物品和所有宫娥太监全部押解回去!若有抵抗者杀无赦!
    经查,有宵小之辈阴谋不轨,意欲刺杀甘陕总督,作乱关中,依大明律,胜捷军出师平叛,胆敢顽抗者一概杀无赦。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shè [she]
    部首: 703
    笔画: 11
    五笔: FOT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COK
    四角: 4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2) 同本义

    赦,置也。——《说文》。段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为赦罪矣。”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公羊传·昭公十八年》

    先时者杀无赦。——《书·伪允征》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象卦》。疏:“谓放免。”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赦书(宽免刑罚的文书);赦贷(宽免罪过);赦命(赦免的命令);赦宥(宽恕;赦免);赦恕(宽免,饶恕);赦过(赦免过错)。又如:赦释(免罪释放);赦放(免罪释放)

    (4) 宽容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名词

    英文翻译

    forgive, remit, pardon

    方言集汇

    ◎ 粤语:se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a5 [客英字典] sha5 [沙头角腔] sa5 [台湾四县腔] sa5 [陆丰腔] sha5 [梅县腔] sha5 [东莞腔] sa5 [宝安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始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sjah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