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翼而飞

wú yì ér fēi [ wu yi er fei]
繁体 無翼而飛
注音 ㄨˊ 一ˋ ㄦˊ ㄈㄟ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神话传说,有人没有翅膀而能飞翔。 常以比喻事物不用外力推助而能迅速传播。 谓相信无翅之鸟能飞。形容盲从轻信。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成语用法

无翼而飞偏正式;作谓语;同不翼而飞。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有人没有翅膀而能飞翔。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溟海之北,有勃提之国。人皆衣羽毛,无翼而飞,日中无影,寿千岁。”

⒉ 常以比喻事物不用外力推助而能迅速传播。

《管子·戒》:“管仲復於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
《晋书·隐逸传·鲁褒》:“﹝褒﹞著《钱神论》以刺之。其略曰‘……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郭沫若《前茅·黑魆魆的文字窟中》:“明朝这首‘诗’出世时,诗人的名誉可以无翼而飞。”

⒊ 谓相信无翅之鸟能飞。形容盲从轻信。

《淮南子·说山训》:“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三人从市中来皆言市中有虎……而人信以为有虎,故曰三人成市虎。”

无翼而飞的国语词典

没有翅膀而能飞。比喻事物不须推行,即能迅速流传。《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唐.刘禹锡〈楚望赋〉:「贪贾来贸,发于怀握,无翼而飞,润于丰屋。」也作「毋翼而飞」。

无翼而飞的网络释义

无翼而飞

  • 无翼而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wú yì ér fēi;意思是①神话传说,有人没有翅膀而能飞翔。②常以比喻事物不用外 力推助而能迅速传播。③谓相信无翅之鸟能飞。形容盲从轻信。
  • 无翼而飞造句

    你在人行道上被车碰伤,真是遭了无翼而飞。
    整个头部,无翼而飞,围绕着头部的只是火红略黄的镜头。
    无足而行,无翼而飞,能到在所;不威而伏,岂不幸甚。
    铁箱失而复得固然是好事,可它们既然不是无翼而飞,那就说明有人盗了铁箱,又藏在车厢下。
    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言者,风也;无足而行,无翼而飞,不可易也。
    “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因为诗里的文字,其意义无胫而行,其音乐无翼而飞。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yi]
    部首: 626
    笔画: 17
    五笔: NLA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SMWTC
    四角: 17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異( )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2) 同本义

    翼,翅也。——《说文》

    六足四翼。——《战国策·楚策》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韩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鸟焉。——《尔雅》

    振鳞奋翼。——宋玉《高唐赋》

    (3)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4) 鸟的翅膀

    明夷于飞,垂其翼。——《易·明夷》

    (5) 飞机的两翼。如:翼型

    (6) 昆虫的翅膀

    以翼鸣者。——《周礼》

    (7) 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韩、 魏翼而击之。——《韩非子·十过》

    (8) 又如:从左右两翼夹攻敌人;翼室(路寝旁的左右室。路寝为天子或诸侯的正室);翼卫(辅翼护卫)

    (9)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10) 量词。用于禽鸟。如:双翼

    动词

    (1) 分成两翼或分列左右 。如:翼列(分列两旁);翼夹(如两翼相夹)

    (2) 辅助

    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3) 又如:翼扶(辅佐,扶助);翼助(辅助);翼佐(辅佐);翼善(辅助善行);翼辅(辅佐);翼成(辅助完成,助成);翼宣(辅助并加以发扬);翼亮(辅佐并发扬光大);翼戴(辅助拥戴)

    (4) 遮护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翼瓦(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翼蔽(像鸟用翅膀那样遮黄海掩护);翼卵(以翼覆卵。喻抚育)

    (6) 借助;凭借 。如:翼冯(倚凭)

    形容词

    (1) 迅疾 。如:翼尔(鸟张翼疾飞的样子)

    (2) 恭敬,谨肃 。如: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3) 通“翌”,第二天

    越翼日乙丑,王崩。——《书·顾命》

    王翼日乃瘳。——《书·金滕》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wings; fins on fish;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沙头角腔] jit8 [陆丰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东莞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職職開入聲開口三等jik/jokjĭək
    ér [er]
    部首: 604
    笔画: 6
    五笔: DM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BL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词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词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lu2 [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lu5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re5 (z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之平聲開口三等nji/rionʑĭə
    fēi [fei]
    部首: 309
    笔画: 3
    五笔: N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O
    四角: 120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形容词

    (1) 疾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肌肉丰满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名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彗孛飞流。——《汉书》

    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英文翻译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fei1
    ◎ 潮州话:bue1 hui1 (pue hui)

    宋本广韵

    无翼而飞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