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

wú zuì [ wu zui]
繁体 無罪
注音 ㄨˊ ㄗㄨㄟ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无罪 wúzuì

(1) 没有犯罪

unguilty;be not guilty;a innocent

词语解释

  1. 亦作“ 无辠 ”。没有罪过;没有犯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知其( 叔孙 )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吕氏春秋·听言》:“攻无辠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闻而起曰:‘吾諫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姦臣。’”《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周瑜 唤出 蔡和 ,令军士缚倒。 和 叫‘无罪’。”

  2. 指没有犯罪的人。

    《史记·蒙恬列传》:“用道治者,不杀无罪。”

  3. 不予论罪。

    《史记·春申君列传》:“太子立,必用 歇 ( 黄歇 ),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 楚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无辠”。

⒉ 没有罪过;没有犯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知其( 叔孙 )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
《吕氏春秋·听言》:“攻无辠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阳城闻而起曰:‘吾諫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姦臣。’”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周瑜唤出蔡和,令军士缚倒。 和叫‘无罪’。”

⒊ 指没有犯罪的人。

《史记·蒙恬列传》:“用道治者,不杀无罪。”

⒋ 不予论罪。

《史记·春申君列传》:“太子立,必用歇(黄歇 ),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无罪的国语词典

没有过错。

如:「经过法律的审判,她终于被判无罪。」

无罪的网络释义

无罪 (纵横中文网专栏作家)

  • 百度文学旗下作家,纵横中文网作者人气排行榜魁首,中国网游竞技小说第一人。代表作有《流氓高手》《仙魔变》《剑王朝》《仙侠世界》等。其中:
  • 《流氓高手》以2153万阅读 、415万推荐、 37万收藏的成绩,连续三年占据起点中文网电子竞技小说点击榜、订阅榜、推荐榜第一。
  • 《仙魔变》以3002万阅读、758万推荐、13万收藏的成绩,打破纵横中文网玄幻小说推荐、收藏记录,并成为首部获得月票三连冠的作品。
  • 《冰火破坏神》 页游和手游由完美世界开发
  • 《仙侠世界》游戏和影视由巨人网络开发
  • 《剑王朝》影视和动漫由爱奇艺开发
  • 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
  • 2018年5月,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
  • 2018年,无罪荣获第十二届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三名。
  • 2018年05月,无罪荣登橙瓜《网文圈》杂志第25期封面人物。
  • 2018年5月,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评选中,《平天策》年度十大作品奖。
  • 无罪 (汉语词语)

  • 无罪,指经国家审判机关审判后确定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或所施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的标准。
  • 无罪造句

    这是一个证明小华无罪的有力证据。
    人家说的对不对,你就暂时不要计较。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
    谁能说清楚唐太斯究竟是有罪还是无罪?
    古人早就说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家有什么意见,只要提出来,就是对我的帮助。
    那个嫌疑犯因无罪而被开释了。
    造成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社会风气和环境,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建设。
    小燕子对皇帝说:“你这话可是金口玉言,那我们就无罪了!”。
    他们声称他无罪,那只不过是遮人耳目而已。
    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为纪念亲吻情人节的到来,特举行“亲吻有理,包养无罪”活动,所有参加者都可以尽情的亲吻自己喜欢的情人。参加方式:双腿跪搓衣板,高喊口号。
    今夕浪漫无罪,柔情蜜意配对,才子佳人相会,鸟儿比翼双飞,长路不知疲惫,放飞梦想去追,深情令人陶醉,爱情幸福甜美,情人节,愿真爱与你相随!
    这种人不但有言论,而且有行动,他们是有罪的,“言者无罪”对他们不适用。
    背后看迷死人,一转头吓死人,还春天呢,整个一寒冬腊月,暗恋是无罪的,头可断,血可流,教官面前不低头。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言者无罪,大家有意见尽管提啊。
    对错误的司法侵权行为提起的赔偿,受害人能提供不起诉决定书或无罪判决书的,检察机关应予受理。
    你听说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
    升职有理,祝贺无罪,所以文送,不能武对,全心全意,不求回馈,你若报答,我不反对,摆上一桌,大家陶醉,共同举杯,掏心掏肺,恭喜高升,舍你其谁!
    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不承认无罪推定制度和沉默权制度,对辩方律师和被告的权利加以很大限制。
    六月高温不退,生活枯燥乏味,辛勤工作很累,保重身体珍贵,烟酒少沾很对,多食瓜果无罪,挤点时间聚会,不要花钱怕贵,女儿他乡心费,老爸读信陶醉。爸爸,父亲节快乐哦!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zuì [zu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DJD
    五行:
    仓颉: WLLMY
    四角: 60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賄上聲合口一等zuaix/dzuojdzʰ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