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大量

wú qióng dà liàng [ wu qiong da liang]
注音 ㄨˊ ㄑㄩㄥˊ ㄉㄚˋ ㄌ一ㄤˋ

词语释义

简称“无穷大”。绝对值无限增大的变量。对于数列{an},当n→∞时,|an|也无限增大,即是无穷大量,记作limn→∞an=∞。函数f(x)的无穷大量有两种情况,即limx→x0f(x)=∞和limx→∞f(x)=∞。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若自变量x无限接近x0(或|x|无限增大)时,函数值|f(x)|无限增大,则称f(x)为x→x0(或x→∞)时的无穷大量。例如f(x)=1/(x-1)^2是当x→1时的无穷大量,f(n)=n^2是当n→∞时的无穷大量。无穷大量的倒数是无穷小量。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多么大的常数都不是无穷大量。

无穷大量的网络释义

无穷大量

  • 若自变量x无限接近x0(或|x|无限增大)时,函数值|f(x)|无限增大,则称f(x)为x→x0(或x→∞)时的无穷大量。例如f(x)=1/(x-1)^2是当x→1时的无穷大量,f(n)=n^2是当n→∞时的无穷大量。无穷大量的倒数是无穷小量。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多么大的常数都不是无穷大量。
  •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qióng [qiong]
    部首: 523
    笔画: 7
    五笔: PWL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CKS
    四角: 30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 同本义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乐亦无穷。——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穷形尽致(比喻说话不留余地,毫无保留);穷师远讨(穷竭兵力进行远征);穷兵屯戍(尽全部兵力驻守边疆);无穷(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穷了(穷尽,终止);穷生(尽其生年,终生)

    (4) 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穷,贫也。——《广雅》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

    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穷酸饿醋(穷酸);穷腮乞脸(穷酸相);穷拉拉(形容很穷);穷滴滴(很穷);穷薄(贫穷;穷困);穷暴(贫穷之极);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穷通显晦(困窘、亨通、显赫、背晦);穷迫(穷困窘迫);穷厮(对贫穷男子的贱称);穷丁(穷汉。贫穷男子);穷鬼;穷日子;穷达(困穷与显达)

    (6) 边远的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陆游《夜读兵书》

    (7) 又如:穷城(历尽边城);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穷泽(僻远的水乡)

    (8) 特指不得志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可谓穷矣。

    (9) 又如:穷人

    (10) 小;浅 。如: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河流);穷枝(小枝;末枝);穷波(浅水);穷井(枯井)

    (11) 大 。如:穷怒(盛怒);穷溟(传说中的大海);穷观(大观)

    (12) 高 。如: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高(到达高处);穷陸(高地);穷崖绝谷(高山深谷)

    (13) 破旧;破烂 。如:穷破(陈旧残破)

    动词

    (1) 寻根究源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

    (2) 又如:穷径(深入研究经籍);穷本(追究本源);穷微(穷究万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沈括《梦溪笔谈》

    名词

    (1) 终端;终极

    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子》

    (2) 又如:穷工极巧(极端精巧);穷工极态(极端工巧和富有风致);穷凶(极端凶恶)

    (3) 缺陷

    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陈亮《酌古论·曹公》

    (4) 恶人

    上贤而不穷。——《逸周书》。孔晁注:“穷,谓不肖之人。”

    (5) 又如:穷固(谓穷凶顽恶);穷凶极虐(极端凶恶暴虐)

    (6) 通“躬( gōng)”。身体

    注:鞠穷如也。——《仪礼·聘礼》

    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荀子·正名》

    英文翻译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kung4

    宋本广韵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