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

wú jìn [ wu jin]
繁体 無盡
注音 ㄨˊ ㄐ一ㄣ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无尽 wújìn

(1) 无穷尽的

无尽的水源
endless

词语解释

  1.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列子·汤问》:“然无极之外,復无无极,无尽之中,復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着实懊悔无尽。”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余尝於初冬过 富春 ,青山白云,碧江红树,深秀之景,閒远之致,延绵无尽。”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无量的尘土,无尽的道路,涌着这沉闷的妇人。”

  2. 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

    《维摩经·菩萨行品》:“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参见“ 无为法 ”、“ 无相 ”。

  3. 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宋 苏轼 《上元日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不把瑠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参见“ 无尽灯 ”、“ 无尽藏 ”。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列子·汤问》:“然无极之外,復无无极,无尽之中,復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杨素梅﹞着实懊悔无尽。”
清沉初《西清笔记·纪名迹》:“余尝於初冬过富春,青山白云,碧江红树,深秀之景,閒远之致,延绵无尽。”
许地山《危巢坠简·春桃》:“无量的尘土,无尽的道路,涌着这沉闷的妇人。”

⒉ 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参见“无为法”、“无相”。

《维摩经·菩萨行品》:“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⒊ 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参见“无尽灯”、“无尽藏”。

宋苏轼《上元日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不把瑠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无尽的国语词典

没有穷尽、止境。

如:「伟人已逝,但国人仍对他有无尽的怀念。」

无尽的网络释义

无尽 (汉语词语)

  • 无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ú jìn,意思是没有穷尽;没有止境。是 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谓没有边际、界限。语出《列子·汤问》:“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
  • 无尽造句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你永远学不完。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热量。
    我国幅员辽阔,地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悠悠的琴声饱含着无尽的思乡之情。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日是五彩缤纷的气泡,飘浮在无尽的夜的表面。
    我们干部同志要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力量只是沧海一粟。
    这种无尽无休的争论,是不利于安定团结的。
    在心中充满无尽痛苦时,你还在与人同床异梦吗?
    面对茫茫无尽的宇宙,人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
    这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热量。
    每当天明的时候,我就会对未来充满无尽的渴望。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为我们带来无尽纺热量。
    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简直象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他喜爱读书,因为从中可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祖国的地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jìn,jǐn [jin]
    部首: 327
    笔画: 6
    五笔: NYUU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OY
    四角: 77303

    详细解释

    jǐn

    副词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尽量,尽可能 。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

    (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如:尽南边;尽前边

    (4) 老是;总 。如:尽子(总是;老是)

    (5) 〈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

    动词

    (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

    (2) 让先 。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

    (3)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

    (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

    (5) 另见 jìn

    jìn

    形容词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盡,器中空也。——《说文》

    (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

    动词

    (1) 竭;完;没有了

    尽,竭也,终也。——《广韵》

    尽,止也。——《小尔雅》

    尽莫不然也。——《墨子经》

    固民自尽。——《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攻械尽。——《墨子·公输》

    民力尽于无用。——《墨子·七患》

    马力尽矣。——《荀子·哀公》

    林尽水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诗

    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尽其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烧尽北船。——《资治通鉴》

    必尽吾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尽言(竭尽其言);尽志(竭尽心志);尽哀(竭尽哀思);尽盘将军(指贪吃的人);尽敬(竭尽敬意)

    (3) 达到极限

    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吕氏春秋·明理》。注:“极也。”

    (4) 又如:尽美(极美;完美);尽善(十分完善);尽齿(尽其年寿;指衰老)

    (5) 全部用上;全部使出 。如:尽辞(毫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尽醉(尽情醉酒)

    (6) 死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

    (7) 又如:尽命(终天年;效死;丧命);尽年(极其天年);尽死(效死);尽绝(绝灭)

    (8) 努力完成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荀子·荣辱》。谓:“精于事。”

    (9) 又如:尽义务(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尽规(竭力谋划)

    (10) 追问

    当下心中大喜,却故意的尽了那风水几句。——《儿女英雄传》

    (11) 消灭;消失

    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介词

    (1) 到…底;到…尽头 。如:尽岁(全年;整年);尽世(一辈子);尽日(一整天,一天到晚);尽人(所有的人);尽物(所有之物);尽止(尽头;止境);尽头路(末路;绝路);尽情话(绝情话;无情话);尽古(终古);尽场儿(到头来;自始至终)。又指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2) 姓

    副词

    (1) 全部,都

    虚实尽知。——《资治通鉴·唐纪》

    尽杀其戍卒。

    尽杀之。

    尽戮之。

    (2) 又如:应有尽有;尽净(全部不剩);尽皆(全都;完全);尽实(完全按照实情);尽多(全部,尽皆)

    (3) 另见 jǐn

    英文翻译

    exhaust, use up; deple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6
    ◎ 潮州话:之因6 ,zing6(chĭng) [揭阳]zêng6(chĕ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