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害

wú hài [wu hai]
繁体 無害
注音 ㄨˊ ㄏㄞ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无害 wúhài

(1) 没有妨害

harmless;inoffensive;innocuous

(2) 没有能胜过的;无比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史记·萧相国世家》
incomparable

词语解释

  1. 不损害;不妨害。

    《左传·定公十三年》:“无害,子臣可以免。”《荀子·儒效》:“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

  2. 没有祸患。

    《诗·大雅·生民》:“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顺命》:“其祭社稷、宗庙、山川、鬼神,不以其道,无灾无害。” 清 魏裔介 《琼琚佩语》:“世人若不求利,即无害。”

  3. 无枉害。谓公平处事。

    《墨子·号令》:“守之所亲,举吏贞廉、忠信、无害、可任事者,其饮食酒肉勿禁。”《史记·酷吏列传》:“然 亚夫 弗任,曰:‘极知 禹 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 司马贞 索隐引 苏林 曰:“言若无比也,盖云其公平也。”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是以选举取常故,案吏取无害。”参见“ 无害都吏 ”。

引证解释

⒈ 不损害;不妨害。

《左传·定公十三年》:“无害,子臣可以免。”
《荀子·儒效》:“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

⒉ 没有祸患。

《诗·大雅·生民》:“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其祭社稷、宗庙、山川、鬼神,不以其道,无灾无害。”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世人若不求利,即无害。”

⒊ 无枉害。谓公平处事。参见“无害都吏”。

《墨子·号令》:“守之所亲,举吏贞廉、忠信、无害、可任事者,其饮食酒肉勿禁。”
《史记·酷吏列传》:“然亚夫弗任,曰:‘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
司马贞索隐引苏林曰:“言若无比也,盖云其公平也。”
汉王充《论衡·程材》:“是以选举取常故,案吏取无害。”

无害的国语词典

没有伤害或损失。

如:「捐血对人体并无害,反而有助于血液的新陈代谢。」

无害的网络释义

无害

  • 无害是一种状态,中性词,在被夸的时候可以作为谦词,在被贬的时候可以作为推脱的理由。属新兴词汇。
  • 无害造句

    小魔女甜甜一笑,无害而又恬谧。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一种香味在香水中被使用时,其他的未被列出的成分似乎仅仅是帮助发明这种古龙水的特殊香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无害的。
    高速插秧、榨菜收种、蔺草割捆、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这些原本都可以由机械轻松完成的工作,却长期依靠人工。
    通过几种对人体无害的药物并辅助以熟石灰,沉降悬浮物,同时对检测出来的毒性进行消毒。
    该涂料无毒无害,具有独特粘性,能在烘房内捕获、黏附易于对喷涂造成损害的松散颗粒,细粉等杂质。
    他爱不爱逛书店对心理学涉不涉猎,懂不懂应付我偶尔无害的善变,要擦过多少肩才冒出三丈粉红火焰,我等待我沦陷某个时间人物和地点。
    问题是如何使真菌孢子均匀地铺在水面,并保证这些真菌对环境是无害的。
    尽管欧洲安全局先前认为塑料中所含的少量双酚对于消费者是无害的,但随着加拿大对双酚销售和进口的禁止,欧洲食品安全局也可能将紧随其后依样画葫芦。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常识性的社会铁律让人沮丧:说话对象的多寡和说话内容范畴的大小,基本上是一个急剧的、放大的反比关系,你设定的说话对象每扩大一分,你的内容便得相应的收缩三分五分,而且只能有一个走向,那就是朝着更简单、更保守、更安全无害处陷缩。
    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机能、耐候性、耐臭氧、耐水性、以及良好的电气机能和生理惰性,对人身体无害。
    经化验证明:菊花石不含放射性元素,含金量高,因此菊花石对人体无害。
    埃瑟曼博士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超越一般的筛查手段,能够把无害的肿瘤与危险的区别开来,对于筛查能达到什么目的,人们将变得更加现实。
    水晶猫砂是由硅石沙制成,在吸收尿液时,会产生轻微的爆音和嘶嘶声,对猫无害。
    中国古代兵书《百战奇法》中有这么一段话“凡与我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灭,有备无害,法曰‘既胜若负。
    超临界水能与氧或空气完全互溶,能快速氧化有机废物成为无害的液体或气体等无机小分子化合物。
    对一些物种,它貌似无害,但也可以驱使马变得发狂,马有时因此撞破脑颅而亡,有时也会绝食而死。
    她比她更女人吧,美且无害,契合他心里妻子的要求。而她太主动,太大胆,一点也不含蓄,少了那一低头,如水的温柔。
    互利原则是建立在无害原则基础之上的较高级原则,包括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对等互利和不对等互利,国际分工中产生的合作利益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诺丽果是一种血液净化剂,能附着到大部分毒素上使其无害。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hài [hai]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DHK
    五行:
    仓颉: JQJR
    四角: 306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口,丰( gài)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2) 同本义

    害,伤也。——《说文》

    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

    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

    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邪曲之害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恐其害己。——《韩非子·五蠹》

    (3) 又如:害心(害人害物的心思。即杀心);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害虐(伤害虐待);害身(伤害身体)

    (4) 妨碍,妨害

    害,妨也。——《字汇》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他设置重重障碍,这可害了我

    (6) 谋杀,谋害

    复行扰害。——《广东军务记》

    医言无害。——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他在去上班的路上被害;他为仇人所害

    (8) 妒忌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招致某种后果

    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关汉卿《救风尘》

    (10) 加祸

    鬼神害盈而福谦。——《易·谦彖》

    (11) 怕羞 。如:害羞;害碜(感到牙碜。比喻怕羞、害臊或发怵)

    (12) 感觉 。如:害乏(感到疲乏);害饥(感到饥饿);害疼(感觉疼)

    (13) 患病,发生疾病 。如:害不好(生病);害夏(夏季长期发烧的病);害黄病(生黄疸病);害疯(得了疯病)

    (14) 怕 。如:害慌(害怕;发慌)

    (15) 因怀孕而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如:害孩子;害喜

    名词

    (1) 灾害。祸害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淮南子·脩务》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

    有公害。——清· 黄宗羲《原君》

    一己之害。

    天下释其害。

    (2) 又如:害咎(灾祸);害患(祸患);害灾(灾害)

    (3) 人身重要的部位 。如:要害(身体上的致命部分)

    (4) 险要的处所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张衡《东京赋》

    (5) 恶人 。如:为民除害

    形容词

    (1) 有害的 。如:害虫;害兽

    英文翻译

    injure, harm; destroy, kill

    方言集汇

    ◎ 粤语:hoi6 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5 hot7 [客语拼音字汇] hoi4 [东莞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5 | hot7 [海陆丰腔] hoi6 hot7 [沙头角腔] hoi5 [宝安腔] hoi3 [陆丰腔] hoi6
    ◎ 潮州话:ha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ɣɑighad/h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