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它

wú tā [ wu ta]
繁体 無它
注音 ㄨˊ ㄊㄚ

词语释义

1.见“无他”。没有别的。 2.犹无恙;无害。 3.无二心,专一。

词语解释

  1. 见“ 无他 ”。

引证解释

⒈ 见“无他”。

无它造句

别无它愿,如果他也在安度晚年,我只在遥遥千里之外向他祈福,祝愿他福寿延年!。
可修炼熔经化脉之术不同,必须一整段一整段的打通,因为这些经脉与原有经脉并不相通,除了从血气中收集内力,别无它法。
李观鱼在二楼有独立的小院,小厅里不过几张桌椅,别无它物,淡素得紧。
赤目蝠,四阶魔兽,这种蝙蝠通体纯黑,无它杂色,唯有两只红光赤目,故称为赤目蝠,这种魔兽速度敏捷,追风逐影,因为极爱嗜血,故招招狠毒,足以致命。
天遣霞落,节物风光;天生天杀,弹指苍狗。粗糙的琵琶,别生一番豪情,响彻于南屏山顶。高低分明,清浊泾渭。带上这把琵琶的缘故无它,有恩报恩有仇断仇。
我不晓得自己在说什么,只是求啊求,低卑到了极点地恳求,不然我要如何?我别无它法。
这些事物其意义的被解释都需要参照其它事物,别无它途。
处暑节气,晚上睡觉别着凉;一日三餐,别太跑;白天工作,别太累。我的提醒你别误会,我别无它意。“处暑保重身体”—这者我对你的真正本意。
朱棣很痛心疾首地表示,因为皇上受奸人蒙蔽,所以我只好起兵自保,除外并无它意,只要皇上处置奸臣,废除削藩,我一定在拜谒了老爹的坟墓后,立即退兵。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
春来百花争艳,我有爱情甘甜。携手沐浴阳光,并肩共嗅花香。相约去踏海浪,用心欣赏春光。今生再无它想,只愿此情芬芳。情人节快乐!
先生们实在对不起,我也救不了你们,一但来到这个世界除了自己救自己外别无它法,除非你变的很强大,非常强大,不然剩下的只有死亡。
除了政府准备好应对我们这段时间的挑战,我们别无它法。
他们的领导人除投降外,别无它法。
只有在你在里边深深的静心成为可能,别无它途。
在这场有始无终的旅行中,我只是怀揣着一颗浪迹的心,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以前读书,大抵认为除了能参加高考外别无它用,甚至还一度有过读书无用的念头。
原因无它,他实在是太高产了,调配出的香水得以“打”来计算,而且其中的热卖品种也是不少。
但是前几年,由于国内市场上中间体一直是供不应求,所以他们也别无它法。
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ta]
部首: 322
笔画: 5
五笔: PX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P
四角: 30712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虫形。本义:虫) 同本义。后作“蛇”

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说文》

代词

(1) 称代人以外的事物 。如:煤炭,很多工业离不开它;香山观,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它——口语中与“他、她”无分别。如:它比(引他类比附)

(2) 表示第三人称 。如:生它个儿子(生他一个儿子)

(3)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无它异。——《后汉书·列女传》

贝勒及它将。——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帛布及它物。

与它石迥异。——《墨子·公输》

(4) 又如:它罪(别的罪名);它肠(它心,二心);它人(别人);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它名(另外的名);它所(其他地方)

(5) 虚指。如:干它一场;吃它一顿

(6) 姓

英文翻译

it; 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taa1 t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2 [梅县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客语拼音字汇] gi2 ta1 [宝安腔] ta1 [客英字典] to2
◎ 潮州话:t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託何平聲開口一等tʰɑ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