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旂麾”。将旗。
唐 刘长卿 《送齐郎中典括州》诗:“星象移何处,旗麾独向东。”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狼弧动箭鏃,参伐扬旂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旂麾”。将旗。
引唐刘长卿《送齐郎中典括州》诗:“星象移何处,旗麾独向东。”
清顾炎武《河上作》诗:“狼弧动箭鏃,参伐扬旂麾。”
旗麾的网络释义
旗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号令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麻声。本义: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
(2) 同本义 。如:麾下(敬语。将旗之下;部下);麾盖(军旗与车盖。泛指军队);麾节(旌旗及符节);麾旗(指挥旗)
(3) 喻将帅 。如:麾节(喻将帅的指挥)
动词
(1) 指挥,下命令行动
麾,指麾。——《玉篇》
(2) 又如:麾军(指挥军队);麾众(指挥大众)
(3) 同“挥”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瑕叔盈又以蝥弧(蝥弧,郑伯旗名)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魏其侯去,麾灌夫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新序·杂事四》
(4) 又如:麾去(撤掉;退掉);麾动(作圆圈式的挥动);麾日(比喻扭转乾坤。也作挥日);麾叱(挥手喝叱。同挥叱);麾扫(挥毛扫纸。指写诗作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1 [客英字典]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