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翣
注音
ㄌ一ㄡˊ ㄕㄚˋ
词语释义
1.丧葬时用的铭旌与翣柳。
词语解释
丧葬时用的铭旌与翣柳。
《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棺槨、舆服、旒翣之属,礼典旧制,不可废闕。”
引证解释
⒈ 丧葬时用的铭旌与翣柳。
引《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棺槨、舆服、旒翣之属,礼典旧制,不可废闕。”
旒翣的网络释义
旒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英文翻译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劉 | 力求 | 來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liu/liou | l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棺饰。垂于棺的两旁
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花。从羽,妾声。——《说文》
后之丧持翣。——《周礼·女御》
大丧持翣。——《周礼·御仆》。注:“棺饰也。”
衣翣柳之材。——《周礼·缝人》
设蒌翣。——《礼记·檀弓》。注:“棺之墙饰。”
饰棺墙,置翣。——《礼记·檀弓上》
(2) 又如:翣柳(灵柩上的装饰);翣翣(古代棺木的装饰)
(3) 扇
大扇谓之翣。——《小雅·广服》
杖笠翣。——《仪礼·既夕礼·燕器》。注:“扇也。”
被裘而以翣翼。——《淮南子·说南》。注:“扇也。”
手无容,不翣也。——《礼记·少仪》
(4) 特指古代仪仗中用的大掌扇
有翣羽盖。——《周礼·巾车》。注:“所以御风尘。”
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于文从羽。——《宋史·仪卫志》
(5) 古代钟鼓架上的饰物
殷之崇牙, 周之璧翣。——《礼记·明堂位》
英文翻译
feathers used decorate coffin; large wooden f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p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ciap8 [海陆丰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ciap8 [海陆丰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翣 | 所甲 | 生 | 狎 | 入聲 | 洽 | 開口二等 | 咸 | 銜 | ʃap | srap/sh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