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旌

liú jīng [ liu jing]
注音 ㄌ一ㄡ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1.亦作"旒旍"。 2.有垂旒的旌旗。 3.指铭旌。

词语解释

  1. 亦作“ 旒旍 ”。有垂旒的旌旗。

    《文选·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駟仓螭,垂旒旌。” 李善 注:“旒旌,谓建太常十二旒。”

  2. 指铭旌。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序>》“何用誄德,表之素旗” 李善 注引 汉 扬雄 《元后诔》:“著德太常,注诸旒旍。”《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託旒旌。” 吕延济 注:“有功者铭书於旒旌之上。”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综 汉 魏 诸家所为誄辞,殆兼数义:其一,述德咏功;其二,赠终叙哀。辞则表之旒旍,或刊碑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旒旍”。

⒉ 有垂旒的旌旗。

《文选·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駟仓螭,垂旒旌。”
李善注:“旒旌,谓建太常十二旒。”

⒊ 指铭旌。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序>》“何用誄德,表之素旗” 李善注引汉扬雄《元后诔》:“著德太常,注诸旒旍。”
《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託旒旌。”
吕延济注:“有功者铭书於旒旌之上。”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综汉魏诸家所为誄辞,殆兼数义:其一,述德咏功;其二,赠终叙哀。辞则表之旒旍,或刊碑碣。”

旒旌的网络释义

旒旌

  • liú jīng ,释义有垂旒的旌旗,出于《文选·宋玉》。
  •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409
    笔画: 13
    五笔: YTYQ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SOYU
    四角: 08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英文翻译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iu/lioulĭəu
    jīng [jing]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HM
    四角: 08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4)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6)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

    动词

    (1) 表彰

    旌其所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识别

    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

    (4) 又如:旌别(识别;区别)

    (5) 发挥。如:旌智(发挥智慧)

    (6) 表识;表明。如:旌信(表明诚意)

    英文翻译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 to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宝安腔]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